临洮:“雪榕宝宝”长成记
新临洮
2021-01-28

临洮雪榕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由上海雪榕生物投资建设,位于临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

图片

全程生态,是雪榕牌食用菌生产的最大特点。这里出产的雪榕菇,都是在人工创造的最接近自然的“温、湿、光、气”环境中,在雪榕人的精心呵护下惬意生长起来的。

图片

雪榕人亲切的将雪榕菇叫作“雪榕宝宝”,“雪榕宝宝”是如何从培育、生长,到采收、加工,再到冷链运输等工序,最终走上市民餐桌的?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雪榕宝宝”的旅程,从高大的厂房开始。

规范和严谨,是进入厂房后让人产生的第一感觉。继续前行,轰隆隆的机械声传来,由低到高,越来越近。

图片

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全自动“装袋”流水线正在运转,一辆辆叉车往来穿梭,装满了“袋装”的塑料筐,被整整齐齐地码放着。

不过,“雪榕宝宝”的“种子”并未在此驻足,它们等候在附近的另一间屋子里。此处正在紧张进行的是为他们落地生长准备“土壤”。

图片

当然,眼前的“土壤”并不是普通的土壤,技术人员称其为“培养基”,主要由粉碎了的玉米芯、秸杆等,按照科学的比例混合而成。“雪榕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从培育基中吸收碳、氨、无机盐等养分,还离不开一些保障其健康生长的有机物质。

培养基被装在无数个像瓶子一样的袋子中,“雪榕宝宝”将在里面安家。因此这条流水线的最前端工序是自动装袋。

图片

这样的动作持续不断。这些袋子容器从流水线最末端止步,被工作人员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然后,被往来穿梭的叉车转移到第二个车间。这时,他们的名字已经不叫培养基,而是被人们改称“有机肥料”。

雪榕工厂虽然是清一色的现代化流水作业,但如果说前面提到的车间仍有农业生产的影子的话,那么走进下一个车间,外来人员恐怕很难说清置身何种场所。

图片

原来,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这里属于高温灭菌环节。装满了新鲜培养基的瓶子们,正在灭菌仓中接受消毒,温度、时间,甚至升温和降温的速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对培养基高温灭菌的同时,隔壁房间正在制种。

图片

菌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雪榕菇的产量和质量,让人自豪的是,每一个“雪榕宝宝”身上,都有着大量科技元素,因为在大批国际一流的研发人员手中,不断出现品质越来越好的“雪榕宝宝”。

图片

与消毒室相连的是接种室。由于雪榕宝宝对外界环境的特殊要求,我们未被批准进入接种室。不过,透过玻璃窗,看到在类似实验室的房间里,着装跟医生一样的许多“白大褂”,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幼小的雪榕宝宝的种子,从这里开始“落地生根”。 

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时的“雪榕宝宝”,就像熟睡的婴儿一样娇嫩和“胆小”,不仅对周围环境、工具及器械的洁净程度要求非常高,工作人员甚至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来回走动。

图片

按照工艺要求将接种后的菌包整齐划一地摆放到指定的培养室,控制培养室环境,使菌丝正常健康地生长,菌丝发满成熟后将菌包通过输送线转移到“生育室”。

图片

“生育室”是食用菌生产行业的一个专用名词,也是食用菌规范化生产必不可少的场所。

图片

  不只前期阶段,整个生长过程中,“雪榕宝宝”对于污染都是十分敏感的。“有一丁点污染,它根本就不生长,生产环境是不是干净,从单位产量上就能看出来。”工作人员讲解说。

图片

  当厚重的大铁门被打开以后,室内的立体种植架上,排满了整整齐齐生长着金针菇的栽培容器,里面的“雪榕宝宝”们,就像对外界充满了好奇的孩子,精神抖擞地向外张望着,室内灯光为其营造出最适宜的光照强度。

图片

“雪榕宝宝”体内含有大量水分,属喜湿性菌类,抗旱能力差,生育室里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水分过低当然不行,但是如果水分过高则培养基通气不良,因缺氧引起菌丝呼吸作用减弱,抑制其生长发育,在它们生长过程中,还不能直接对其喷水。通常情况下,根据环境气候条件变化,要随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以满足生长要求。

“雪榕宝宝”们完全是在人工模拟最舒适的自然环境中惬意生长起来的。

图片

成熟了的“雪榕宝宝”进入采收期。

“雪榕宝宝”被采收后,大约经过十分钟,就从流水线上被运到位于一楼的包装车间。当然,从生育室到运输通道,再到包装车间全程恒温,这样的条件保证了雪榕菇的新鲜。

进入包装车间。只见一排排包装机械,在工作人员操作下有节奏地运转着,随着新采收的金针菇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各种不同规格的包装品又源源不断地被运走。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产品从不积压。

图片

位于临洮县新添镇的临洮雪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每天都有60吨的杏鲍菇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至此,“雪榕宝宝”的旅行完美收官。

“雪榕宝宝”的生产之旅也是助推临洮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脱贫之旅”。

据工作人员介绍,临洮雪榕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一期项目已满产,日产杏鲍菇60吨,2020年生产鲜菇1万余吨,实现产值6200万元。目前在职人数400余人,主要来自工厂周边居民,基层员工平均工资约3500元/月,最高近6000元/月。二期规划日产海鲜菇45吨、杏鲍菇30吨,将于2021年投产。

图片

(记者:王宏宾 张艳君    注:部分图片由临洮雪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