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陇原】羲皇故里 诗境秦州

列表图.jpg

    甘肃历史久远文化灿烂,宛若一柄玉如意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羲皇开天、大漠烽火、祁连雪峰、石窟长廊、特色花儿、无垠草原……行走在陇原大地,一张张闪光的名片映入眼睑。在声声悠扬的驼铃声里、在传奇璀璨的丝绸古道上、在九曲奔涌的黄河岸边、在风光迥异的多元地貌内、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团结中,无数文人墨客与甘肃这块神奇的沃土结缘,留下了文脉绵延的千古诗韵。

    新甘肃客户端利用甘肃省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新甘肃云”的技术优势,联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诗韵陇原】特别策划栏目,展示陇原大地的神与形,意与韵,多姿与震撼,厚重与美丽。

羲皇故里

    秦州,隶属于天水,位居关陇战略通道,扼守陇蜀咽喉,言其人杰地灵,可不是空话套话。陆游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所以这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秦汉三国时的古战场。

    这座历史名城里,有寻根问祖伏羲庙,有墨客览胜南郭寺。陇右还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这里出过汉代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李陵等。历代诗人吟咏秦州人文风情之诗,更是焕焕乎多矣。


1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image.png


    已是白露凉风至,秋水冷,寒蝉鸣,天上鸿雁成阵南飞,而地上游子,却流落他乡。当夜,明月升起光晕散发着淡淡的涟漪秦州城里戍旗高悬,车马渐熄杜甫行至草堂之外,清露盈盈,寒意顿生。举头而望,圆月皎皎,清辉幽幽。面对此景,杜甫想起了身处战乱中的弟弟。大难临头,兄弟们风流云散,家园被毁,生死不明,无处可问。

    仰天而叹的诗人,这是何等焦虑,何等伤痛。本想探听兄弟消息,互报平安。可是,战事未休,山遥路远,书信难通,唯有牵肠挂肚,愁绪满怀。于是,他写下了《月夜忆舍弟》一诗以表达对亲人无限的思念之情。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战伐四起、朝政腐败,奸佞当权、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放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

南郭寺5.jpg

南郭寺

2

秦州杂诗·山头南郭寺

唐·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image.png

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秦州区西南的慧音山上,即当地人所称的南山,至少在北朝时就已经存在,号称陇右第一名刹,以春秋柏、隋塔、唐槐闻名。宋代叫“妙胜院”,清乾隆时赐名为“护国禅林院”。

(杜少陵祠1).jpg(杜少陵祠2).jpg

“杜少陵”祠

    诗人杜甫登临南郭寺时有感而发,即兴写下了“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的著名诗句。秦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在南郭寺建立了“杜少陵”祠,让后人能经常拜谒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点击查看详情➢



    《秦州杂诗》是一组以诗代简的纪行诗,从作者西入秦州写起,到打算离开秦州结束,多面反映了秦州的山川城郭风光和当时动荡不安的生活,抒发了作者的伤时感乱忧郁孤愤之情,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地域色彩。

3

秦州杂诗·秦州城北寺

唐·杜甫

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image.pngimage.png

天水城北寺(又称玉泉观)

image.png

位于秦州城北山的隗嚣宫遗址

    春回大地,花朝迎福 。由天水玉泉观大景区服务中心主办的天水玉泉观首届汉服花朝节惊艳亮相。

点击查看详情➢



    杜甫在秦州居住三个月后,于当年十一月经铁堂峡赴同谷(今成县),然后到四川去途经铁堂峡时留有这首诗。铁堂峡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山西北,在秦州区天水镇与平南镇交界处,源于齐寿山的西汉水从峡中穿流而过。铁堂峡不仅是西汉水上游的流经之地,同时也是由陇入川的驿道和军事关隘。

4

铁堂峡

唐·杜甫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

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

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

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

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北流泉



    铁堂峡是一个峡崖壁立,色黑似铁,空谷一线,壁立千仞的奇幽峡谷。元《一统志》记载:“姜维铁堂庄在天水县(今天水镇),峡内四山环抱,中有孤冢,相传为维之祖茔。”入峡数十步,石岩上有“石门上品”等大字及延佑三年二月初三日等小字。

    刘江真在《三国战略重地——天水》一文中说:“天水市秦州区西南铁堂峡有姜维祖茔,峡内有铁堂庄,有姜维的祖茔,近旁有姜维堡、躲箭石、门钮沟等三国古战场遗址。”

    铁堂峡蕴藏着的深厚的“四大文化”(三国古战场、西汉水文化、陇右杜甫文化、天水古道文化),从而名噪陇右。

5

铁堂庄

元·徐銮

乱山深处一茅庐,

原是姜公旧隐居。

唯有铁堂空峡在,

六韬留与子孙无。

南郭寺4.jpg



    在杜甫逃难的日子里,秦州大地张开了坚实的臂膀,接纳了这一位心怀国家、满目沧桑的爱国诗人,给了他安慰和暖心。三个月的时间,杜甫创作了101首脍炙人口的诗词。

6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唐·杜甫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天水诗圣碑林序,杜甫在秦州三个月,作诗一百零一首



    杜甫的陇右之行是不寻常的,他的陇右诗作也是不寻常的。陇右成就了杜甫,杜甫也成就了陇右。

    即如霍松林先生所说:“治中华诗歌者,无不注目唐诗;攻唐诗者,无不倾心杜甫;而读杜诗者,又无不向往秦州也。老杜倘无秦州之山川胜迹以发其才藻,固无以激扬创作之高潮;秦州倘无老杜之名章隽句以传其宰韵,又安能震荡海内外豪俊之心灵,不远千里万里,来游兹土,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乎?”

7

秦州杂诗·边秋阴易久

唐·杜甫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
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微信图片_20211228093505.jpg



    历代名人,特别是文人像李白、杜甫、朱熹等有很多的诗词来歌颂伏羲氏,以曹植概括伏羲的贡献最为全面。

8

伏羲赞

三国·曹植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

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庖厨祭祀,网罟渔畋。

瑟以象时,神德通玄。

《伏羲城牌坊》王诚.jpg

伏羲城牌坊

9

伏羲先天图诗

宋·朱熹

吾闻庖羲氏,爰初辟乾坤。

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

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

俯察方仪静,颓然千古存。

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

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伏羲庙 》赵越(2).jpg

伏羲庙


    人杰地灵的秦州大地,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一句诗,便是一幅画;一首词,便是一段史。

海报.jpg

特别鸣谢: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