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奋进看陇原】平凉朱家涧:十年时间 从贫困村蝶变致富“明星村”

朱家涧移民新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杨 通讯员 李文文

初秋时节,走进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移民新村,宽敞洁净的公路通村入户,整齐敞亮的移民小区温馨舒适,规划整齐的日光温室鳞次栉比。田间地头中,菜农们正抢抓农时开展秋菜种植,脸上洋溢着幸福喜悦的笑容,处处呈现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画面。

昔日朱家涧村出行的土路。

然而,曾经的朱家涧村却是国务院挂牌督战的贫困村。

“山大沟深路不平,十年九旱地绝收”是该村贫困面貌的真实写照。全村125户375人分散住在10多个山头,最南边的塔山组和最北边的段家山组相距6.5公里,山高坡陡,只有羊肠小道。

“一亩菜,十亩田,辛辛苦苦整一年,到头手里没有钱。”说起过去,村民朱惠平唏嘘不已,“以前卖菜,要拉上架子车走上两个多小时的土路,村里的男娃娃娶媳妇比登天还难……”

自然环境恶劣、扶贫投入巨大、就地脱贫困难、返贫率高,是朱家涧村脱贫攻坚的“拦路虎”。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当地政府决定:搬迁!

曾经的朱家涧村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易地扶贫搬迁是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摘穷帽、拔穷根,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硬骨头”。

2019年经过县镇村三级持续攻坚,泾川县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王村镇街道西侧征用土地19.1亩,朱家涧全村125户群众全部搬迁,告别了土窑洞,住上了新楼房。同时,镇村两级积极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多方配套广场、花园、卫生室、道路、水电气等服务设施,舒适优美的环境开启了朱家涧村贫困群众的新生活。

特色产业发展让朱家涧人鼓起了“钱袋子”。

搬出来了,解决穷根还要稳得住、能致富。

县乡两级积极培育产业,天津市武清区把朱家涧村作为扶贫协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朱家涧村资源禀赋,先后建成日光温室13座,钢架拱棚235座,同时由兴涧养殖合作社牵头建成养殖场,部分群众通过肉牛养殖发展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带动了群众增收。

“真想不到能住进新楼房,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今年71岁的朱家涧村移民搬迁户朱仁录感慨地说,“曾经让人愁断肠的出行、吃水、看病、上学等难事,全部迎刃而解。不仅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还能通过承包蔬菜大棚赚到钱,现在的生活幸福得很。”

“依托东西部帮扶,我们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900多万元,建成设施蔬菜园区5处,建成264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一处。有效解决了种植品种分散、产品销售困难、产品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等问题,户均增收2万到3万元。如今的朱家涧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村’。”王村镇镇长孟红刚介绍说。

2020年,朱家涧村实现整村脱贫,并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如今的朱家涧村,交通路网、水利电讯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全面夯实,人居环境也旧貌换新颜。

十年时间,朱家涧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致富“明星村”的蝶变。

迈步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朱家涧人正向着美好生活新图景阔步前行。

编辑:郝嘉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