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图书馆多举措增强数字图书文化服务

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秦安县图书馆坚持“服务读者、抓稳基础、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进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项目带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全面推进。秦安县图书馆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统一采编、馆际流通、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各镇分馆,延伸服务触角,高效整合图书资源,在全县建成了以秦安县图书馆为总馆,17个镇及部分社区书屋为分馆的总分馆体系,并且不断探索尝试把“流动图书馆”搬进医院、学校和敬老院等新的借阅模式,已建设秦安县妇幼保健院“流动图书服务点”,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17个分馆和流动服务点纸质图书通借通,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推进了文化服务均等化;为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力,依托“互联网+”项目、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馆内智能化服务全面升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秦安县支中心的建成,interlib图书馆集群化管理业务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运行,开启了秦安县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方式;ULAS总分馆集群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全省图书馆总分馆系统对接并成功安装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平台,促进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

跟踪服务,总分馆体系运行良好。为了保障和规范各分馆和服务点有序运行管理,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秦安县图书馆定期采用“线上线下”培训方式,组织对全县总分馆体系内各镇、社区分馆管理负责人开展辅导培训,参与培训400余人次。不定期下沉17个分馆进行业务交流和设备排查,随时解决和解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真正实现了分馆之间纸质图书的通借通还,真正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
      推进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平台。为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秦安县图书馆大力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打造种类多样,内容优质的数字资源体系。现有数字资源共5.5TB,包括电子图书、有声阅读资源、视频图书馆等,先后开通了“秦安县图书馆”微信订阅号和小程序、秦安县图书馆门户网站,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搭载上线了“书香秦安”“云图数字”有声图书馆、“红色故事绘”“知识视界”视频图书馆等数字阅读平台,同时在全馆合理装置了云屏数字借阅机、歌德电子阅读机、博看少儿阅读机,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开放、平等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多终端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这些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有力发挥了线上数字阅读服务优势,同时加大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大众倾斜力度,实现公共文化均衡发展。

丰富载体,数字文化活动浸润人心。秦安县图书馆将推广服务由线下转为线上线下“双服务”,做到闭馆不闭网,依托微信公众号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活动,先后开展了“学雷锋”有奖竞答、世界读书日“诗词问答”挑战赛等活动,累计开展各类线上阅读活动50余场次。同时,开展了“嘉图每日好书推荐”和“一网读尽·主题书单”,精选文学、历史、艺术等主题图书,每周一期呈现给广大读者,与读者共阅读、共成长,享受读书美好生活,取得了很好的阅读推广效果。
       创新推广载体,拓展全民阅读宣传新平台。为不断创新阅读服务方式,有效发挥多平台多媒体推广效应,秦安县图书馆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报纸等线上线下多媒体互动交流平台,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做到每天推荐好书、每周推荐新书,年均推送文章约300余篇,为广大读者推广书籍期刊近5000本(册),进一步提升了读者阅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下一步,秦安县图书馆将以建设“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图书馆为发展目标,积极申请参与国图及省图数字化图书馆相关项目,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阅读服务,用群众喜爱的直播和短(微)视频的方式进行运营和宣传,加强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拓宽宣传渠道,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感受到数字化服务的快捷和便利,用数字化服务推动全民阅读,使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编辑:赵媛媛
责任编辑:董少斌
来源
|
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