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36.5万亩马铃薯喜获丰收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曹小成 苏转转

深秋时节,层层梯田尽染金黄,庄浪县36.5万亩马铃薯喜获丰收,金黄饱满的土豆,村民丰收的繁忙身影,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秋收画卷。

在庄浪县通化镇万亩马铃薯基地,种植大户王家强高兴地说:“我种了480多亩马铃薯,每亩纯收入4000多元,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哦。同时,还带动周边50多名群众就地务工,群众务工收入达23万多元。”

庄浪县通化镇万亩马铃薯基地的丰收景象。(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苏转转 摄)

在通化镇石岔村千吨马铃薯贮藏窖,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将一车车鲜嫩的马铃薯种薯转运到这里进行分拣、储藏,马铃薯分拣机器通过传送带将一颗颗种薯筛选出来,村民们忙着将分拣后的马铃薯装袋,储藏入库。马铃薯贮藏窖是石岔村为有效缓解因马铃薯集中上市带来的运输压力,通过积极衔接帮扶单位扶持壮大的村集体项目。

“通化镇石岔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和有力抓手。建成马铃薯仓储中心1处3000平方米,年仓储量达到1000多吨,为群众解决了仓储销售难的问题,同时建立了社企联营的管理模式,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3万元以上。”通化镇石岔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利高兴地说。

村民收土豆。(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苏转转 摄)

年,通化镇不断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提高耕地使用效率,发展种植马铃薯,通过改良品种、引导农户科学管理等方式,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种植产量与效益;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广优质种薯,让马铃薯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据通化镇党委副书记刘健康介绍,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集中连片建成种薯繁育基地6处6000亩,分散种植6000亩,全镇种薯种植达到12000亩,实现了生产基地化、运营市场化、销售订单化的“三化”生产模式,全力保障了群众增产增收和全镇马铃薯产业稳定向好发展。

编辑:何香利
责任编辑:何成军
频道总监:宋振峰
来源
|
甘肃农民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