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边走边拍 且行且吟

孟子为在山丹马场拍摄纪录片《铁匠,我算是铁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孟子为的微信,新换了头像。以前那一张,是逆光的背影,人正站在沙丘高处拍摄;现在这张,是弯腰俯身拍摄溪水。

仰望或俯身,春夏或秋冬,他一直都是那个记录者。

20多年里,他开着车、带着设备,拍“盐把式”、拍“筏客子”、拍铁匠……他拍摄的纪录片,忠实讲述着甘肃的故事。

孟子为写诗,拍摄过程所见、一人独处时所想,在心中酝酿已久的情感,都化作滚烫的诗句迸发出来。

孟子为是谁?是大学老师、诗人,更多人认识他,是因为他是一名纪录片创作者。

当记者,去远方

1959年,孟子为出生在礼县。当知青、招工,20岁就在中国人民银行礼县支行盐官营业所当上了出纳。

他想改变。思来想去,认定一条路:考大学。

于是,买资料、复习,1980年,孟子为坐进了高考考场。

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共有33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录取28万人,孟子为就是这其中的幸运儿。

报志愿时,孟子为犯了难,去哪里?学什么?不知道。

在孟子为工作的营业所里,礼县二中老师陈海流几乎每天都会来。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身体单薄、沉默寡言,往来3公里,就为来营业所阅读《参考消息》。

“学新闻吧。”陈海流说。

“新闻是啥?”孟子为不懂。

“就是给报纸写文章。”陈老师指着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说:“你看,本报讯——记者——”

“晓得了。”

那一年,孟子为第一次坐上火车去了远方,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编辑采访专业上学。

在大学里,来自小镇的他心里,方向很明确:“一心读书。”

大学毕业,孟子为分配到当时的甘肃广播电视厅当记者,20年间,大小获奖36个。

1996年,孟子为只身进藏,作为一名援藏干部,在西藏电视台工作三年。

援藏期间他思考了很多事,写了不少诗,拍了一部片,这是他拍摄纪录片的开始。

再不记录,它们就消失了

1997年,正在援藏的孟子为休假回到礼县盐官镇老家。在这个古代因制作水盐而得名的镇子上,孟子为发现,没人烧盐了。

记者的本能告诉他,“再不记录,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于是,他找到了曾经的“盐把式”董茂仓,想用摄像机记录制作水盐的过程。

74岁的董茂仓几年前就已不再烧盐,原因很简单,市面上的加碘盐一袋一元钱,而烧一次盐,少则半个月,多则四十天,不仅“搅工”,还挣不了多少钱,年轻人没人肯吃这个苦。

孟子为说,“盐官镇烧盐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朝时,镇子上烧盐的人家就有200多户。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烧盐的手艺就基本消失了。”

孟子为拿出自己的3000元给了董茂仓,让他置办烧盐用的工具。而自己,则借了一台摄像机,记录烧盐的全过程。

古老的手艺,总是工艺重复而漫长。

董茂仓老人日复一日地翻盐土、每夜只睡两个小时一次又一次地添盐井里的水,孟子为只是拍摄。闲时,他与董茂仓老人聊天,老人口中的诉说、眼里的沧桑、手部的粗粝,都如实写入了镜头。

到了烧盐这一天,盐官镇上的很多人,像是赶集一样来围观。

架子车拉来一位77岁的“盐把式”,他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下了车。这位烧了一辈子盐的老人注视着盐锅,不时地和董茂仓讨论着“盐把式”才懂的专业话题。他看似在等盐出锅,更像是在与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行当告别。

盐烧好了,一碗碗白花花的盐被董茂仓熟练地捞出、称重,整整72斤。

孟子为想,这可能是盐官镇最后一锅手工烧制的水盐了。

拍摄完成后,孟子为将它剪辑成片,片名叫《盐婆婆的香火》。

后来《中国青年报》以特写《孟子为:孤独的西部记录者》进行报道,这让孟子为明白,“这类题材有价值。”

纪录片《盐婆婆的香火》

这一拍,便一发不可收。

孟子为在生活中留心着濒临失传的手艺、那些已经不再年轻的手艺人。

他拍摄了记录榆中县手工制作水烟的纪录片《水烟》,记录康县手工制作麻纸的纪录片《李家山》,记录兰州市手工制作皮筏的《黄河牛皮筏》以及“筏客子”所唱“花儿”的《那唱——要照个黄河的水儿红》等纪录片。

他得意的,是先后制作了“花儿”和“道情皮影”申报片,这两个项目,后来都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时的拍摄,经常是自己选题,自己出资、自己拍片。经费捉襟见肘是常有的事,家里人埋怨,给娃娃买东西舍不得,拍纪录片倒大方得很。

孟子为笑着说,“可能是文化情怀,也可能是责任感。传统文化不能消失,我要用镜头留住历史的记忆,等后代拿出来看时,这段历史是完整的。”

岁月流转,这些传统的手艺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烧盐、制筏、制作水烟的过程被记录了下来,永远地留存了。

甘肃古事,我把它讲给你听

2003年,孟子为调入西北师范大学工作,成为新闻专业的一名教师。

在课堂上,他讲广播电视新闻学、专题新闻写作,也讲纪录片创作。他对纪录片的热爱,有增无减。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曾说过:“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肃。”

这样的论断,孟子为产生了通过纪录片表达的想法。

“影像是比文字更普及的大众传播方式,为什么不用它来讲述历史?”孟子为想。

2006年,孟子为见到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片人王新建,说出了自己计划拍摄甘肃古事系列纪录片的想法。

在反复沟通之后,孟子为向栏目组报了6个选题,得到认可后,签下了拍摄合同。

这一次,孟子为将镜头对准了礼县秦公墓、西和县八峰崖石龛、永昌县圣容寺大佛、景泰岩画等甘肃历史遗迹。

拍摄历史遗迹与拍当下事物又不相同,查史料、搜集影像资料、找专家解读,《甘肃古事》系列纪录片拍摄并不顺利。

有困难就克服困难,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资金紧缺,那就减少开支,能自己干的都自己干。一路上,装设备他是搬运工,上路是司机,下车是通联、剧务,开拍是摄像,后期是撰稿、编辑、配乐。

“要不是普通话不标准,播音钱都能节省。”孟子为笑着说。

这部纪录片中,有恢宏的大场景、有细腻的特写镜头,但对3个人的拍摄团队来说,一切没那么容易。

他们没有航拍设备,所有的镜头,全靠人力。拍这座山,就爬上另一座更高的山;拍这段山谷,那就找一个制高点进行拍摄。

最难拍的,是“千古遗恨 秦公大墓”(上下集)。他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寻找相关历史影像资料,一方面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学者,他想用镜头,真实地反映秦公墓重要的历史意义、曾经盗墓活动的猖獗,更重要的是,敲响文物保护的警钟!

当时,位于礼县的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尚未建立,一些文物还存放博物馆的仓库中。

为了把一个春秋时代的蟠虺纹盉拍得理想,孟子为跑到成县借来可以手工转动的餐桌玻璃,在边沿粘上胶皮管,缠绕可以拉拽的绳子,从照相馆借来造型灯具,买了一丈黑布,又叫来画油画的弟弟,“他手感好,拉绳子匀速。”

就是在这么简陋的拍摄环境下,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不输大制作的拍摄效果:精美的青铜盉在侧逆光中徐徐转动,镜头缓缓推进,青铜的冷光泽、繁密的双线纹饰在纯黑的背景前神秘、安静,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手工艺,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这效果你咋拍出来的?”同行看了都很惊叹,他说,“心眼子都用尽了。”

2009年12月,六集《甘肃古事》在央视播出。其中,“千古遗恨 秦公大墓(上下集)”一石激起千层浪,它让全国观众知道了位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的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也认识了礼县,这一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

很多当初以为他只是拍着玩的人,这时才感叹,“原来真播了。”

这部纪录片,帮孟子为拿下了甘肃省第七届“敦煌文艺奖”。

大型纪录片《甘肃古事》

直到2015年,法国将32件春秋时期的秦国金饰片归还中国,央视《新闻1+1》在报道时,还在使用“千古遗恨 秦公大墓”中的镜头。有人对孟子为说,“文物回家,有你的一份功。”

孟子为心中的甘肃古事,还不止这些。他说,“沿着丝绸之路,还有很多的文章可做,如果条件允许,甘肃古事还会继续。”

农人农事,永远放心不下

孟子为儿时寄养在农村,他对农村和农民,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

“甘肃农民是最朴实的农民,他们充满善意与人交往,不吝惜自己的劳动,耕耘这片土地。这些人和事,怎么能不打动人?”孟子为说。

2018年,脱贫攻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甘肃作为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真实记录这场波澜壮阔的攻坚战,全面展示我省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影像无疑是最理想选择。

2018年,我省策划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甘肃扶贫进行时》,选中孟子为当编导。这一次,有320分钟的总片长可供他充分施展。

他阅读了很多国内外书籍、收集了大量资料。记者出身的孟子为很善于讲故事,在这些资料中,找到了很多可以写入脚本的故事:

康乐县农民马有刚人生的前37年,最怕被人注视。

他的头后部打小就长着一个血管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瘤越来越大,大得就像头后面多了一个“枕头”。

由于贫困,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瘤子越长越大,束手无策。

2018年,时任甘肃省肿瘤医院头颈二科主任的王军在健康扶贫的途中,见到了这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巨大的肿瘤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肿瘤局部已经快要坏死,一旦大出血,就会危及生命。”

王军给马有刚讲了政策、说清了危害。很快,在王军的主刀下,马有刚做了手术。有了健康扶贫的报销、帮扶政策,马有刚只出了很少的钱,就解决了困扰30多年的难题。

马有刚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不再怕被人盯着看,还到了离家800公里外的酒泉,做起了生意。

这个故事,被孟子为记录下来,作为“健康扶贫”一集的引子,讲出了全省健康扶贫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一拍就是28个月,孟子为带着摄制组从文县到瓜州、从舟曲到华池,走遍了全省所有的贫困县,他用观察式的拍摄方式,用客观的语言,讲述一个又一个类似马有刚的故事。

第一集40分钟样片出来,一次审定通过,并确定:就用这样的叙述、结构。

移民搬迁、劳务输转、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共四集,在2019年甘肃省两会期间由甘肃卫视首播;2020年7月,前四集与健康脱贫、教育脱贫、精神脱贫、帮扶脱贫共八集一起播出。此后,天津卫视、青岛卫视、厦门卫视也相继播出。

国家广电智库在节目评论《纪录片:记录决战脱贫攻坚伟大史诗》中写道:“《甘肃扶贫进行时》在甘肃地区每集平均收视率0.326,居当地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收视率第三。”

在庄浪县拍摄纪录片《甘肃扶贫进行时》。

28个月的拍摄结束,孟子为回到了城市,他感觉,“像是得到一次灵魂的净化。”

脱贫攻坚带给农村、农民的巨大变化,8集的纪录片,远不能承载。

在他的纪录片中,农民、农村常常成为主角。

2015年,环县北部山区持续100多天滴雨未降,孟子为看到新闻报道后,前去拍摄了纪录片《再干旱,也要开花》。

他和助手吃住在环县甜水镇的农民家里,跟着焦渴难耐、如滚石般飞奔跑向泉水的羊群拍摄,和放牧者交谈,拍下了干旱中顽强生长的花——柠条子。

他用忠实、善良的镜头语言,记录西北农民与干旱的相处、抗争,用柠条子,比喻顽强、坚韧的甘肃农民。

纪录片《塬上的小学》,讲述了会宁县一所小学的故事,两名老师、三个学生,这部片子为我省当时的农村教育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影像,也获得了我省第九届敦煌文艺奖。

孟子为说,“农人、农事,一直都会是我心里的牵挂。我想自己买一台摄像机,就放在家里,睡不着时,爬起来就去拍。”

诗与远方,一直都在路上

在西北师范大学工作的近20年,孟子为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讲台上的孟子为

在学生眼中,他是个性情中人。学生住院,他去看望;学生拍片,他全力支持;学生就业,他四处引荐……

说他随和,他却很倔。

对学业,要求苛刻。他用自创的影视作品附加论文的方式替代传统毕业论文答辩,杜绝了抄袭、剽窃的现象。

说到学生,他很骄傲。

2011级学生曹志鹏,在校期间就给央视当摄像,去非洲拍摄坦赞铁路。

一位贫困生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纪录片《开学》,获得“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六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纪录片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

如今的他,学生遍布全国,他说,“等我彻底退休,我要开着车去看学生,从海南到哈尔滨、再到塔城,走遍大半个中国。”

其实,2019年,他已经退休。但到现在,忙碌从未停止。

有一天,在康县林区拍片,他穿着硬底皮鞋,山路走得脚疼得像钉了钉子。那会,他想着城市里的朋友,可能正在喝茶打牌,而自己却在拍着也许永远不会被大众所熟知的纪录片。

“那一刻,我真想把摄像机扔到山沟里去。”孟子为说。

短暂的“崩溃”过后,拍摄还得继续,“生活本来不就是这样吗?”

孟子为在卓尼县拍摄

这些年,孟子为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拍着自己心中的纪录片,他用直接电影的方式,不加一句旁白,客观真实地记录。他想展示的,是这个时代看似平常的人与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片子会越来越有文献价值。”

孟子为写诗,几十年来不曾间断,散文集《西藏啦西藏》,诗集《更蓝之碗裂缝里的大象》《你不能煮沸大海》陆续出版。

妻子说,“别人的诗朗朗上口,为什么你的诗‘龇牙咧嘴’?”

他的诗和人很像,色彩浓重、棱角分明。热烈的感情,被形象化、具体化,变成了一句句或粗粝、或热情的诗句,读的时候,就像是有画面,摆在你眼前。

孟子为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2018年我要给自己盖座房子,在太平山下……那时,我发誓不再思考、写作,不再拍摄、怀念与回忆,我会坐在门槛上发呆……”

到现在,他也没有过上诗中的田园生活,很多的主题,存在脑子里,追着、赶着等他去记录。

说到未来,他说,“我要写一本自传体小说,我要继续写诗,再拍一部记录大型野生动物的纪录片……”(文中图片均由被采访者提供)

见习编辑:王万良
编辑:王春燕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