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岷县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南来北往”的发展思路,大力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三大工程”,不断做好“产业转型、结构升级、要素聚集、链条锻造”四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畜草为主导,地方特色食品加工、劳务、物流、旅游、电商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金秋十月,药材飘香。走进岷县麻子川镇大草滩村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村民秦青江正在和邻居们采挖着药材,现场机声轰隆,欢声笑语不断,充满丰收的喜悦,一株株长势喜人的药材被采挖出来,沐浴着秋日的暖阳。当归、黄芪、党参各种了几亩?长势如何?收成怎么样?谈起这些话题,秦青江信心满满。
岷县麻子川镇大草滩村村民 秦青江:今年黄芪种了三亩、当归七亩,以前,人工采挖一亩地要十几个人,花费一千多元。现在,机器采挖一亩地一个小时就挖完了,花费三百多元。今年我们当归一亩地能卖七八千元,七亩地能卖五万元左右,再加上黄芪就能收入六七万元。
岷县麻子川镇大草滩村药材种植户 柳坪:目前这个季节采挖的黄芪就是十亩左右,再加上二月份的两亩黄芪苗子,总共能收入四万多元。
2022年,岷县共种植中药材65.77万亩,其中,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4万亩,已全面进入采挖季。目前,全县已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核心基地3个3.6万亩,500亩以上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54个3.7万亩,良种繁育示范基地1个100亩,优质种苗繁育基地1 个1000亩。
岷县麻子川镇大草滩村委会副主任 李月文:我们大草滩村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是去年建成的,种植面积一千亩,包括农户302户,县农业农村局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产业帮扶,每亩能收入平均四五千元左右。
近年来,岷县持续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快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和种子种苗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开展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新品种培育、机械化生产等,着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中药材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不仅鼓了种植户的腰包,富了生活,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的发展,为更多有想法、敢拼敢闯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身手、创业致富的好机会。
在岷县军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达人於军强正在和妻子忙着直播,为网友们介绍家乡的中药材。随着最近岷县中药材的大面积采挖,新货上市,於军强的工作也忙碌起来,除了每天要打包配发公司的正常订单外,他还要进行两到三次的直播,便于广大网友直观了解中药材从采挖、加工到打包发货的全过程,让大家放心购买。
从2009年第一次接触网络电商开始,今年已经是於军强从事这个行业的第13个年头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和政策的支持帮扶,他也从一个行业“小白”成长为电商“领头羊”,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当归哥 ”,销售订单也从最初的每天六七单,到现在的近千单,年销售额超过一千万元。
致富不忘乡亲们。2017年,於军强注册成立了岷县军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建起了合作社,吸纳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就业人数现已达到35人,人均年增收3万元,同时每年还为20户困难群众无偿分红1.6万元,帮助他们利用产业发展增加收入。
岷县秦许乡中堡村村民 陈菊霞:我在这儿打工已经五年多了,中午和晚上可以回家,把老人孩子都能照顾上,比去外地方便,好着呢。
蓝图始于昨日的坚守,成于今天的奔跑。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大,为广大青年指明了奋斗方向,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遵循。下一步,岷县将持续发展壮大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追赶发展提质赋能。
岷县军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於军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后,我内心非常激动,心潮澎湃,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电子商务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电商优势,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贾宝明 张富强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