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代考题”——兰州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王耀辉

攀登自然界、科学和人生的高峰,兰州大学师生一直在路上。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如何实现生态平衡?为改变高寒、旱区草地现状,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南志标院士带领课题组“精耕”高山草原20多年。

如今,由南志标院士团队培育的“兰箭1号”春箭筈豌豆和“甘青”歪头菜有效改善了高寒草地现状,也为牧民群众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目前,“兰箭系列”已在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大面积推广。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兰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立足“三新一高”,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该校科技创新“大平台”不断集聚、“大项目”加速产出、“大成果”持续涌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着“兰大智慧”。

厚植优势特色,“大平台”不断集聚

近年来,兰州大学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野外台站、工程中心等为核心的科研“大平台”正在不断集聚。

为实施种业振兴、确保粮食安全,兰州大学聚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草种创新与草产业攻关科研平台群,选育出一系列抗逆高产植物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增收效益达10亿元以上;成功选育高产、抗病和广适应的“兰大211”和“兰大182”小麦新品种助力粮食增产。

立足国家在甘肃的核产业布局和甘肃的核产业基础,兰州大学形成先进核能与核技术科研平台群。同时,主持研发的探月工程嫦娥探测器软着陆关键装置为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四号及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作出突出贡献,成功研制的“高产额紧凑型D-D中子发生器”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产品封锁。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兰州大学形成西部生态安全科研平台群,原创性地提出“黄河水系发育模式”,成为国际上关于大型河流形成发育研究范例;研发出风沙灾害治理新技术,提出较传统模式节约成本70%的“斑马线”形式沙障铺设方法,为荒漠化治理提供新模式。

依托我省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资源禀赋,兰州大学形成物质与能源科研平台群,开展稀土材料核心技术攻关,解决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关键问题;发展基于自旋波操控信息传播、存储和计算的新方法,为基于磁拓扑态的人工智能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争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兰州大学形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研平台群,自主研发了我国首个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流片并试生产成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异步电路芯片设计知识链。

立足我省中医药材等资源优势,兰州大学形成生物医药科研平台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三螺旋结构的新型医用重组胶原蛋白,填补了我国在高端胶原蛋白医用材料领域的技术空白。开展陇药道地药材天然活性及产品深加工研究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近年来,兰州大学新增自然科学类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研究基地148个。其中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进入首批20家试点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野外站获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

兰州大学药学院胡芳弟教授团队承担“党参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及大健康产品开发”项目。

坚持顶天立地,“大项目”加速产出

2020年,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中标硼中子俘获治癌装置(AB-BNCT)研制重大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超1.5亿元,技术开发项目单项合同金额实现新突破。

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兰州大学不断强化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围绕干旱环境、资源化学、核科学与技术、生物育种、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兰大人的“身影”分外耀眼——

赵志刚教授团队牵头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川西北和甘南退化高寒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贺金生教授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恢复的主要物源制约因子及其应用技术研发”,旨在以人工辅助退化草地的近自然恢复为主,恢复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功能的完整性和多功能性;

兰州大学野外站分布图。

胡斌教授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心理生理多模态信息的抑郁障碍早期识别与干预方法”,力争实现对抑郁早期及多种病症的分层、分类精准识别与有效干预……

近年来,兰州大学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各类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40项,其中重大项目20项;承担10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335项,合同金额98802.58万元。

此外,兰州大学还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李灿院士在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主持建立的全球首套千吨级规模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已通过鉴定;许鹏飞教授团队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联合研究,开发针对金川硫化铜镍矿的新型浮选药剂;龙瑞军教授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主持多项国际重大合作专项,累计经费4000多万元……

据统计,2012年以来,兰州大学累计开展横向科研项目11214项,项目经费291722.2万元,与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9项,合同金额13170.7万元。

兰州大学与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烯研究院揭牌暨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

服务国家战略,“大成果”持续涌现

2019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报道了夏河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将丹尼索瓦人的空间分布首次从西伯利亚地区扩展至青藏高原,将青藏高原上的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4万年提前至距今16万年。

该成果入选2019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2年至今,在获得“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高校排名中,兰州大学以3项获奖结果并列排名第七。

兰州大学始终把肩负国家使命和探索科学前沿相结合,不断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专注学术,该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涂永强院士团队历经15年,对“碳碳键构建新方法与天然产物合成”方面创新性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王锐院士团队开展了多肽新药制备和化学修饰中的新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为多肽药物的生产和原创多肽新药的发现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周又和院士带领团队解决了“超导材料力-电-磁-热加载与变形高精度测量”的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首台全使役场可调的超导力学实验装置;黄建平院士带领团队开发了世界上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为全球疫情发展及时提供科学预测预警信息。

我国首个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流片成功。

近年来,兰州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4项。

为使学校的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兰州大学积极组织谋划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该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78项增加到2021年的276项,增幅达到253.85%;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量从2项增长到29项,转化金额年均增长41.94%,其中2019年更是达到8817万元,实现了质、效、能的同步提升。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兰州大学将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更加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提供源头供给,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何征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