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揭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赵宝巾
“冷门”学科,主要是指那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人文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而“绝学”,则是其中文化价值独特,且学术壁垒更高、研究难度更大、学术传承困难的濒危学科。
这般“冷门绝学”,正如简牍学。为了让“冷门”回暖、“绝学”有继,自20世纪40年代起,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陇上科研院校及文博单位,不断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简牍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如今,在简牍学这门“国际显学”中,“汉简之乡”甘肃的声音日益响亮。岁月有痕,简牍溢彩,这离不开一批又一批西北师范大学专家学者的横向厚筑、纵向深耕。
揭开遥远历史的神秘面纱,走进简牍“世界”,这不仅仅是竹、木材质书写载体的历史文书和史料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献,更是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其满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以及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历史印记。
发展简牍学科,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保护和利用好简牍材料重要指示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
在汉简大省甘肃,有这样一所高校,她是国内简牍学研究最持久的力量,她建有全国唯一的简牍研究院,拥有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简牍与丝绸之路文明研究基地”等高层次平台……她就是西北师范大学。
“自1940年起,八十年间,何士骥、黄文弼、阎文儒、金少英、初师宾、何双全、张德芳等著名学者相继在此任教。”原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负责人、退休教授李宝通说,“虽我已年近古稀,但就本校简牍学研究而言,并不是最早的,已有前人开路。”
李宝通真正参与到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建设,是在1995年以后,“我校简牍学研究生培养起步也比较早,历史系曾于1995年3月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达成协议,利用甘肃‘简牍之乡’的优势条件,共同招收了全国首届简牍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并于1996年申报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简牍学)硕士点,次年获准,成为国内首家简牍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因为是首创,经验不足,也没有现成的教案,于是现编现讲。”1996年至1997年,西北师范大学在全国最先开设简牍学本科课程“简牍学概论”,李宝通回忆,“当时随着简牍考古盛起,研究成果渐趋丰富,可讲内容很多,如简牍的由来、发现、基本格式、主要作用、学术地位等。”
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西北师范大学,可以说是我国最为重视简牍学基础教学的高校之一。除了开设“简牍学概论”课程,2011年该校还编辑出版国内首部面向本科生的《简牍学教程》,并于2009年创办读简班,持续至今。
同时,该校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简牍学专业学术刊物的高校。1997年,《简牍学研究》创刊,是首个国内高校创办的出土文献类学术辑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1辑。
……
天时地利人和,李宝通这样总结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发展的优势:我省拥有丰富的简牍资源,更有保存简牍的自然条件;学校相关研究起步早,教学工作开展早;同仁尽心竭力,教学人员与考古工作者精诚合作。
依托优势,后继有人,二十年间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时至今日,该校简牍学科已拥有一支近50人的学术研究队伍。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队伍中既有张德芳这样的知名学者,也有一些潜力较大、在学术界比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此外,还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引进了杨振红等知名简牍学者。
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整理出版《肩水金关汉简》(1—5辑)、《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地湾汉简》,完成了《甘肃秦汉简牍集释》丛书。目前在研简牍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2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4项。
学界英才慕名而来,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生袁雅洁便是其中之一,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
“大二时,我选修了‘简牍学教程’,第一次接触到简牍学。当时选修这门课程完全是出于好奇。然而后来,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袁雅洁大二学年和毕业论文,都围绕西北汉简展开。
博士毕业,袁雅洁选择再回西北、重回母校,带着新的目标——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被纳入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她想为此尽一份力。
同样对简牍学之兴趣发端于西北师范大学的,还有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教授孙占宇,他是西北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第一个简牍学博士。
“硕士阶段我的专业是历史教学法,先由导师组长姬秉新老师招至门下,后由李宝通老师指导完成毕业论文。第一次听说‘简牍学’这个名词,还是在李宝通老师家中,他的书桌、茶几上堆满了简牍学专业书籍,每次面批论文之后,老师总是拉着我聊他所热爱的汉晋简牍。”
《简牍学研究》(1—10辑)。
孙占宇庆幸,未与简牍学“擦肩而过”。博士阶段,他开始深耕简牍学,“敦煌汉简导读”“居延汉简导读”“西北汉简整理与研究”“简牍学概论”等课程,让他一步步掌握了西北汉简的基本内容。
“像简牍学这类看似‘冷门’的学科,实际蕴藏着巨大的学术生长空间,‘冷门’学科逐渐‘热’起来了。”孙占宇认为,特别是母校西北师范大学在简牍研究方面,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几年又呈现蓬勃向上的态势,“重视和支持简牍学等‘冷门绝学’的发展,将是西北师大这所百年老校应有的学术担当,也是母校进一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巩固简牍学术高地的必由之路。”
2021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12月,甘肃省启动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五个学科之一,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再聪介绍,目前学院确立了简牍学理论、西北简牍整理、简牍与丝绸之路文明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与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简牍博物馆、瑞典皇家科学院“斯文·赫定基金会”等单位展开全面合作。
“同时,我们还深度参与悬泉汉简整理,组织西北简牍再整理和20世纪简牍考古资料汇编系列课题;进一步构建简牍学科理论体系;联合全国简牍收藏单位和中国知网,建设简牍学术资源全文检索系统数据库;筹建以简牍与丝绸之路文明、简牍学科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简牍文化认知馆和VR认知虚拟平台,不断提升简牍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刘再聪说。
据介绍,今后一段时间,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的建设目标将是坚持理念创新、内涵式发展,建成国内简牍研究高地、简牍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牍文化传承基地,建成能够引领简牍学发展、具有较强海外影响力的一流学科。
“总体建设思路已经明晰,即立足‘新文科’,瞄准‘产学研’,聚焦西北简牍整理,带动简牍与丝绸之路文明研究,以一流的人才队伍、平台建设、学术交流,形成一流的科研成果,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服务水平,抢占简牍学理论话语权和学术制高点。”刘再聪说。
为让千年简牍走出“深闺”重焕光彩,一批又一批西北师大人潜心笃志、深耕其中。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的发展与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