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7次提到“个体工商户”,显示出国家层面对“个体工商户”这一经营主体一如既往的重视。
个体工商户通常以个体店、夫妻店或家庭店的形式存在,其经营范围涉及手工业、餐饮业、服务业、修理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方方面面,一头连着从业者的生计,一头连着大众的消费,是经济社会健康肌体中毛细血管般的存在,貌似很不起眼,却是绝对不可或缺。
个体经济,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经营主体,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个体经济,也拥有成长壮大、羽化成蝶的潜力和可能性。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月,我国经营主体有1.7亿户,其中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经营主体总量的2/3,带动近3亿人就业。平均下来,依托每个个体工商户实现就业的从业人员为2—3人。
从看似不起眼的2—3人,到总量近3亿的庞大就业人群,个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去年11月起施行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从制度层面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并要求各地相关部门从登记注册、经营场所供给到资金、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给予个体工商户以全方位的支持。
过去的几年里,在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个体工商户与不少企业一样,都遭遇了特殊的困难,经历了一段艰难时光。但与此同时,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落实,也让很多个体工商户受益,并在逆境中倔强成长。《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首月新登记204.03万户、环比14.9%的增长,便是其活力的证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左右,同时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等与就业、民生有关的目标。这是令人振奋的目标,如何确保其实现,考验着各方智慧。
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被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为此,报告不仅提出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也提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突出提到“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足见其对促进就业、繁荣经济的特殊重要性。相信未来各地将有更多针对个体工商户的鼓励性政策出台,个体工商户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