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绣”出生态“陇东风情”——崇信县域生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纪实

近年来,崇信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境内汭河、黑河、达溪河3条河流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风景线,奋力开创全县河湖保护治理新局面。

聚力打造河湖水美环境

水清岸绿河湖美,人水和谐幸福长。崇信县紧紧围绕打造城乡水美环境,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营造人水和谐共生的美丽幸福河湖。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决扛牢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政治责任。建立“党建+河湖长制”、“河长+巡查员+保洁员”等协作机制。探索推行“民间河长”,成立“河小青”志愿者服务队,采取季巡查动态管护模式,实现了“分头治水”向“联合治水”的逐步转变。

崇信县水务局局长秦琰钧说:“扎实开展水环境保护政策宣传“六进”活动,以及“爱河护河美河”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全面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广泛发动群众举报河湖违法行为。旨在引导群众、各类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出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

着力健全河湖创建机制

崇信县始终秉持“生态立县”理念,把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治本之策,统筹谋划、全力推动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研究制定了《汭河崇信县城段美丽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开展“三慎三不三禁三无”、“九项整治清零”、“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聚焦小微边·共建幸福河”等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域岸线管理、联合执法监管专项行动,不断夯实“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等河湖建设基础资料。

截至目前,组建了110人的巡河护河员和保洁员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河检查5000多次,现场办公解决河湖问题200多件,累计清理河道垃圾3.1万吨,整治入河排污口16处,从源头上防止了污染水体、破坏环境等问题的发生,维护河湖生命健康。

全面建成“智慧水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水质外观监测、生态环境破坏、河道违法行为全流域视频监控、全景式捕捉信息、实时化掌握动态。扎实开展联合执法10多次,有效震慑河湖违法行为。

统筹推进河湖系统治理 

现如今,汭河变美、黑河变清、达溪河变绿的目标已变为现实,崇信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塬系统治理,确保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河道不断流、生态不退化。

优化资源,做足节水文章。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治水原则,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铜城水库、关河水库、枣林沟水库等工程,形成空间均衡、丰枯互补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有效保障汭河流域沿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同时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22年12月入选水利部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综合施策,打造水美环境。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先后投入9.5亿元,实施汭河水环境治理、黄河流域平凉市崇信县汭河水源涵养及生态保护项目等项目,治理流域内沟道18条,建成河湖绿色生态廊道24公里、生态堤防36公里、生态溢流10处、橡胶坝4座、栽植水生植物1920亩、形成河道湿地135万平方米,新增涵养林4200亩,治理河湖岸带绿化、美化率达95%以上。

全面提升河湖文化品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近年来,崇信县立足汭河河流特性及地域特色的资源禀赋,聚焦打造“美丽汭河湾”人文品牌,将河湖治理与历史文化、乡村建设融合发展,以汭河沿岸文化三馆、历史古迹、公刘农耕、传统民俗、红色革命等为媒介,建成湿地公园、文化主题公园、龙泉寺景区、水利风景区等一批集治水文化、地域风情、历史文旅为一体的水韵文化特色项目,汭河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河流水质多年达到国家Ш类标准。

如今,“山水与城市相融、自然与文化相益”的滨水文化景观随处可见。荷花、鸢尾等水生植物丰富茂盛,成为白鹭、黑脸琵鹭 、红尾水鸲、凤头䴙䴘等60多种珍惜水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呈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环境好不好,鸟说了算。”摄影爱好者郭富阔说。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崇信县将立足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的工作重点,着力提升河湖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使汭河沿岸人民群众在良好水生态环境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环境造福民生,河湖滋养幸福,贯穿于芮鞫大地的悠悠碧水,润泽万物。碧水长天之间,灵动如画的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激荡出陇东高原上的最美风情。(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张凯丽 梁雅琴)

编辑:赵媛媛
责任编辑:董少斌
来源
|
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