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核物理研究基地的拓荒者——写在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澄中诞辰110周年之际

视频:杨澄中院士诞辰110周年(视频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2023年4月17日,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澄中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杨澄中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甘肃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和甘肃省科协副主席。197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是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这位西北核物理研究基地的拓荒者、中国重离子物理研究与重离子加速器建设事业的奠基人像一棵胡杨,默默扎根兰州30年,为中国近代物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澄中院士。(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由中科院兰州分院提供)

杨澄中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的一个教师家庭。学生时代的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50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

1951年,为报效祖国,杨澄中毅然辞去英国的教职,回国参与建设我国第一个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7年,杨澄中率领从原中科院北京物理所抽调的15名科技人员、8名工人及其他人员来到了兰州,创建我国原子核物理后方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开始了新的“从零开始”,迈出了西北地区建立核物理研究基地的第一步。

从1957年直到1987年病逝,杨澄中在大西北的旷野上深耕了整整30年。

他是国际上最早研究轻核削裂反应的少数学者之一;和赵忠尧先生共同主持建成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主持建成中国第一台400千伏高压倍加器;领导研制了中国第一批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用闪烁探测器和核电子学仪器;创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参与领导建成我国第一台1.5米回旋加速器,并完成一批重要的热核材料轻核数据的测量任务;主持建设中国第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系统;领导开创了中国重离子物理研究;为我国原子核物理和加速器技术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

为了使中国的重离子物理研究尽快走向国际核物理研究前沿,1972年,杨澄中等人提出在兰州建造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SSC)的建议,并主持和参加相关概念性设计和立项论证。

1976年11月,原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SSC的建造计划——7611工程。那时,年近古稀的杨澄中坚持带领年轻人出国考察,甚至生病住院时还念念不忘SSC设计建造中的难题。

杨澄中带病会见外国友人。

1988年底,SSC在兰州建成。遗憾的是,杨澄中没能看到国之重器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那一刻。

30年,他在曾经条件极为艰苦的大西北,带领科技人员为近代物理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和加速器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从江南水乡到西北旷野,他埋头研究数十载;从青春年华到古稀之年,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理想信念。

为了纪念杨澄中在我国近代物理方面作出的贡献,中囯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省物理学会、甘肃省核学会联合举办了“杨澄中学术(科普)论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联合创办了“杨澄中英才班”……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杨澄中的雕像静静伫立,他的生平事迹将会永远被近物所的科研人员铭记,他的科研精神激励着近物所的科研人员不断向前……

杨澄中院士雕像。

编辑:罗明甜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