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主阵地 志愿服务常态化——崆峒区以实践助推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近年来,崆峒区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论是街道社区、乡镇村落,还是校园、企业、服务窗口......到处都涌现着“红马甲”志愿者的身影,在服务中传递温情暖意,以实践助推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红色教育添动力,让历史“有声”、精神传承

柳湖镇新李村乡村文化长廊

乡村记忆馆是记录村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村镇文化、加强村民道德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柳湖镇新李村乡村记忆馆保存着新李村7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着眼于文化底蕴深厚、革命历史悠久、红色印记众多、仁人志士辈出的实际,镇村两级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不定期地组织党员群众、中小学生、返乡人员到乡村记忆馆接受红色教育,教育党员干部群众知党恩,记党情,跟党走,从中不断汲取前行力量。截至目前累计开展30余次红色教育活动,接待机关事业单位、县区考察团、学生700余人次参观学习。

党员群众在乡村记忆馆参观学习

   干部群众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

“日子好了更不能忘本。”柳湖镇新李村党总支书记李阁龙说:“乡村记忆馆直观地展现身边的发展变化,可以很好地引导群众忆苦思甜,激发大家建设美好家乡的干劲。今后我们将持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传统乡土文化、良好村风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潜移默化教育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

柳湖镇新李村党总支书记李阁龙为群众讲解村史文化

传经送宝到田间,让知识入脑、服务暖心

“深入田间地头能够最直观、最真实地了解群众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把政策、知识和技术讲得更明白,帮助农户解决问题和困难,真正让志愿服务发挥最大作用。”志愿者刘玮玮说。

志愿者到田间地头为群众传经送宝

近日,柳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一支由农技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穿梭在田间地头,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等政策知识宣讲,根据农户种植情况,“手把手、面对面”传经送宝,帮助群众科学种植、科学预防、科学管理,助推乡村振兴。

“志愿者给我们把技术和政策送到家,我不识字,他们就耐心地一条一条讲解给我听,这么热的天走家串户,谢谢他们。”家住崆峒区柳湖镇新李村的张秀琴说。

 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志愿服务常态化,让文明生根,实践生动

创城科普、健康义诊、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文艺演出......一场场丰富生动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崆峒大地持续展开。今年以来,崆峒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激发调动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践行二十大·志愿我先行”为主题,以“年度有安排、每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为工作目标,组织“百姓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队等宣讲队伍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30次,创建命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8个,各文明实践所(站)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文明培育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支持率,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积极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志愿者为群众讲解急救知识

“通过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树立了崇尚文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新风尚,也让每一位志愿者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当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志愿者郭虎林说。(记者:胥蕾)

来源
|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