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气象服务到千乡万村——我省开展“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主题活动掠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雨水绵密,如雾拂面。夏苗青壮,满目葱绿。

一直以来,甘肃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深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5月17日,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学会联合组成的气象服务科普宣传小队走进定西市渭源县路园镇开展“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气象科普活动,推动气象科普知识进村入户。此次活动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把农业气象科技成果向基层一线推广,提升农民等重点人群气象科学素质,以气象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气象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在渭源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定西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专家与渭源县路园镇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农业技术推广员正就经济作物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进行详细交流。

“眼前的这座连栋温室主要承担产业园区的高原夏菜育苗任务,在定温定湿的状态下,动态干预菜苗的生长,力争育好苗。”路园镇镇长张顺平向农业气象专家介绍,路园镇的高原夏菜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等品种,高原夏菜农产品多被外地客商收购,大批量地被送到山东寿光进行再分发销售,是全镇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依托日光温室育种,大大提升了菜种的质量,目前种苗的成活率在九成以上,一亩地的露天辣椒年产值在一两万左右。路园镇高原夏菜核心区总面积1万5千亩,粗略估算下来,种植的高原夏菜年产值超过1亿元,收入十分可观。

农业气象专家走进日光温室调研育苗情况。

“园区海拔有多高?”“当地日照充不充足?”……农业气象专家走进温室,实地感受棚内环境,仔细询问当地农业气象要素情况。在听取和了解了路园镇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果蔬种植情况后,专家们对经济作物生长期的气象条件给出具体意见建议。

“草莓大棚内常出现的病虫害是什么?”在园区草莓采摘园,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会秘书长尹宪志向镇上的农技推广员张森虎询问,“主要是蚜虫,在作物生长周期内需要进行两到三次专业防治。”张森虎边扯着杂草边回答,“草莓育苗需要20多天,生长结果周期在6个月前后。”

镇农技推广员张森虎向大家介绍草莓育种情况。

今年53岁的农技推广员张森虎在园区从事技术服务已有两年多时间,两年多来他住在草莓繁育基地,跟踪陪伴作物生长,大力推广地膜育苗技术,对培育地区经济作物颇有心得:“种好草莓,4个棚一天可以给农户带来4000多元的收益。”在种植现场他与定西农试站副站长雷俊讨论草莓生长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气象科普人员深入设施农业大棚,向果蔬种植户介绍近期天气对大棚果蔬生产的不利影响,从气象领域对果蔬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分析,建设性地提出具体防范措施,提醒种植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对霜冻、低温、大风、雾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同时气象科普宣传小分队还实地调研了当地特色农业产品气象服务需求。

气象知识进校园入村落

“出现雷雨天气时应该如何躲避?”

“如何防范暴雨洪涝灾害?”

“气象预警信号怎样运用?”

……

在渭源县路园中学,兰州中心气象台和省气象服务中心天气预报制作专家为200余名中学生举办了一场气象知识科普与天气预报制作的讲座。讲座中科普人员穿插进行了有奖气象知识问答,学生们踊跃抢答。现场还给回答正确的同学发放了应急手电筒、气象科普画册、温度计挂件等小奖品。

“气象局的老师提了‘彩虹是如何形成的?’问题,还领着我们唱了一首班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路园中学八年级学生贾奥博兴奋地说,在知识问答环节,老师们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地将气象科学常识及防灾减灾知识传授给大家。

路园中学学生踊跃参与知识问答环节中。

“通过科普进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防灾减灾、紧急避险知识,孩子们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后,自己上下学就更安全了。”路园中学七年级班主任杨俊莲说,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物理、地理等学科有了浓厚兴趣,在路园中学掀起了一场校园“气象热”,让孩子们感受了一场沉浸于气象科普的科学实践课程,促进了青少年对气象的关注和热爱。同时,学生通过给家长分享自己所学所得,可以引导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正确运用气象知识发展农业生产,共同助力平安乡村建设。

课堂上了解气象科普知识。

在路园镇东湾村,不少村民聚集在渭源东湾气象观测站周围,共同见证东湾村智能气象站的正式交接。

“这个智能气象站又称六要素站,可以采集风向、风速、气压、温度、湿度、降水量。”渭源县气象局局长齐晓声说,东湾村智能气象站由省气象局援建,旨在完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网,填补气象监测盲区,可以实现每5分钟不间断地向国家、省、市、县平台传送气象数据,采集到的数据将及时填补进省内气象数值预报分析系统内,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度。渭源东湾气象观测站的设立,为老百姓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并且能时时监测强降水,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提前给群众发布预警信息。

渭源县地形复杂,有平原,也有山地、沟壑,且路园镇大面积种植辣椒产业,对区域气象气候资料需求度高,该气象站的设立有利于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运用,为做好气象为农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交接仪式后,志愿者在东湾村气象文化广场上悬挂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图、农村防灾减灾教育系列图、防雷避险常识图、自然灾害防御科普图等科普宣传品,引来周边群众驻足观看。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板。

“接到霜冻预警后,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最大程度进行生产自救?”东湾村曹家崖社社长李文学向科普志愿者咨询。志愿者们为现场农户逐一讲解,指导他们如何做好雷电、暴雨洪涝、霜冻等各类气象灾害的防御,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收获还是大!下次看到预警预报信息,就知道该做什么了。”村民王燕告诉记者。

农户观看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图册。(文中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摄)

编辑:祁晴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