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重塑康养资源 赋能文旅融合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段睿珺

近年来,平凉市加强基础建设,优化配套服务,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充分利用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自然生态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拓展市场,持续丰富文旅业态,加快建设文旅康养基地,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统筹规划 全域旅游稳步推进

仲夏时节,崆峒区泾河北路新建的全民健身跑道游人如织,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打卡健身。“今年我们新建了10个智能跑道,游客在跑步时通过大屏幕就能看到自己跑步的公里数及消耗的体能。”平凉市惠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马祥介绍。

近年来,平凉崆峒站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赛、静宁35°苹果谷徒步、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体验汉服走秀、篝火晚会、果蔬采摘等活动,已成为省内外游客在平凉的旅游新选择。

今年,平凉市持续推进温泉、中医、森林等六大特色康养旅游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完善温泉康养设施,着力打响皇甫谧中医康养品牌,积极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稳步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全力发展美食康养等特色旅游,平凉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平凉今年计划实施旅游资源开发、公共文化、文物保护、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产业链重点项目94个,总投资4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62亿元,实施崇信文化主题公园等亿元以上项目9个,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4.25亿元。至5月底,全市接待各类游客1654.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20.56%和23.77%;一季度文旅产业增加值5.62亿元,同比增长17.8%。”平凉市文旅局局长、崆峒山大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平凉文旅康养产业链链长办公室主任唐常宁表示,“随着平凉文旅康养产业不断固链强链兴链扩链延链,‘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丰富提升,平凉市将全力促进城市经济与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建设一批避暑度假、候鸟养老旅居主题酒店和休闲养生、特色民宿项目,培育一批特色文旅街区、夜经济活跃区,全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康养生活氛围,把平凉建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令人向往的文旅康养基地,打响‘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城市品牌。”

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平凉市精心构建以崆峒山为龙头,大云寺·王母宫和关山大景区为两翼,乡村、红色、康养旅游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全力开展景区提升、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品牌营销等重点工作,力争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亿元,文旅产业增加值24亿元。

多业融合 旅游模式焕新出彩

走进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错落有致的村落、八卦巷道、青石板路,古槐文化、红色文化及明清雕刻艺术在这里叠加成厚重的历史,让每一位游客流连忘返。往日老村落,变成了游客打卡的“新地标”。

“我们将研学+旅游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田地体验农耕文化,观摩体验春夏秋三季粮食、蔬菜作物播种、栽植、施肥及收割等,深刻感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学生通过参观红色展览,了解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将红色文化精神传承发扬。”赵湾村村支部书记赵红顺说。

依托重点景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平凉市聚焦打造“研学+旅游”,推行“景区+博物馆+纪念馆”研学模式,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科技科普展览等文旅教融合产品体系,构建“文旅+教育”产业融合带。

崆峒区着力发展“非遗+旅游”,运营崆峒古镇非遗一条街,建设李梅蓝染技艺展馆等场馆10个,创建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家,建成皇甫谧针灸术、安口窑陶瓷等非遗项目保护基地(传习所)28个,非遗展示和文创体验等活动风生水起。

“文艺+旅游”瓜熟蒂落。平凉市邀请省内外名家名角名剧,组织市内文艺院团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514场次。统筹文博单位、市场主体等力量构建文创生态圈,文艺精品纷至沓来。散文集《陇上食事》、歌曲《百万亩梯田百万亩绿》获省第十届敦煌文艺奖,泾河剧院徐小丹获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演奏二等奖。一系列节会活动,补齐了文化体验短板,实现了延时留客初衷。

“休闲+旅游”悄然破圈。平凉市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休闲旅游,打造了崇信窑洞养牛、静宁35°苹果谷、安口窑古村落等特色景点,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休闲避暑、秋季采摘体验、冬季度假养生的四季游格局蔚然成形。

深挖资源 “医康养”强势崛起

走进位于灵台县独店镇的皇甫谧针灸小镇,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成片绿油油的有机艾草、地黄及石竹等中药材已成为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当家宝贝。

“我们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有机艾草1000亩、百药园170亩,打造集观赏、科普、药用于一体的中药材种植科普示范基地,”独店镇党委书记王小勇说,“今年,独店镇张鳌坡建设针灸小镇,以中医康养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及‘医疗养老、康养旅游’等多业态联动,从中药、医养、文旅三个方面全力打造中医中药、健康养生和旅游体验多业态融合的产业高地。”

平凉市还依托皇甫谧针灸、佛道养生文化及关山林区医药生物等独有资源,推行“中医药+文旅+康养体验”模式,建设崆峒山养生体验、云崖中医康复养生等国医养生馆,改造提升皇甫谧针灸康养产业园,加快张鳌坡针灸小镇建设,注册皇甫谧针灸等商标41类390多个,研发养生产品12类40多种,全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医养、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文旅新业态。

森林康养夯实文旅生态底色。利用云崖寺、五龙山等自然生态资源,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开展走进森林等主题活动,串联“唐风槐荫”“关山寻踪”康养游线路,开发微度假、避暑营地等新业态,有效激活绿色经济发展引擎。

运动康养激活文旅发展动能。投资9.38亿元建成市体育运动公园、城市活力公园等13个文旅体融合项目,采取“赛事+旅游”模式,举办崆峒山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等赛事活动,创办“习武+国学+拓展”崆峒武术体验营,创建海寨沟景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温泉康养挖掘文旅深厚底蕴。随着泾川橙香瑶池温泉康养综合体项目一期温泉中心、康居酒店等温泉康养项目投入运营,“温泉+度假”“温泉+食疗”等文旅新产品渐入佳境,以温泉康养为核心、休闲旅游为支撑的温泉旅游项目集群渐渐发力,文旅底蕴凝结成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

编辑:徐莉萍
责任编辑:李兆洲
频道总监:欧阳文全
来源
|
甘肃经济日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