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绿色长城·甘肃在行动】巍巍祁连焕新颜

image.png

壮丽祁连。祁连山管护中心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的主要水源涵养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维护西部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母亲山”。

盛夏,正是祁连山最为绚丽多姿的时节。走进绵绵祁连,青山披绿,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山林间霞雾缭绕,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绿色屏障

在位于山丹马场南端的平羌口,大片的原始森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绿色“地毯”从山下到山上连绵不断,蓝天白云之下,绿水青山相映,美不胜收。

山丹马场是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企业,总面积329.36万亩,其中林地71.19万亩,草原188.19万亩。

近年来,山丹马场联合省市有关部门新建资源管护站及防火检查站6处,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6912亩,鼠害防治9750亩,更换林带护栏21600米,种植青海云杉4873株,补植柠条59760株,补植补造0.21万亩……

山丹马场主动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9万亩,健全了森林“三防”体系,有效保护了水源涵养林。区域内林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56%,区域内活立木总蓄积量逐年增加。

草原保护方面,先后实施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植被恢复等项目,完成草原围栏21.32万亩,退化草原改良33.92万亩,人工饲草地种植20万亩,草原病虫鼠害防治65.15万亩,牧草生长结构得到了改善,有效地遏制了草原退化。

为维护草原长期健康,山丹马场建立企业内设机构性质的草原监理站,加强草原监管力度,落实禁牧休牧、轮区放牧制度,控制草场载畜量,有效保护了祁连山马场段生态环境。经过不懈努力,草原植被盖度达到85.36%,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修复,许多罕见的野生动物也频频出现在保护区内。

长效保护

祁连山山丹马场段的美丽蜕变,正是巍巍祁连绿色蝶变的缩影。

在位于肃南县大河乡松木滩村九个泉矿区,山沟里草木葱茏,昔日矿区的印记已经几乎找不见踪影。“通过近几年的整治,原矿区地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祁连山修复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肃南县自然资源局干部罗英文说。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1.99万平方公里,其中张掖段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含中农发山丹马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4%。近年来,张掖市不断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管体系,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成效,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并作为2022年度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2021年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张掖排名全省第一,获“优秀”等次。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位于张掖市,近年来,中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不断强化监管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祁连山管护中心持续强化整治区域监督检查,确保辖区内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治,积极配合国家部委、省市县相关部门开展各级各类督查检查及“回头看”活动30余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单位进行整改,严防辖区生态环境问题反弹和二次破坏。截至目前,346个生态环境问题已全面完成现场整治任务,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日臻完善。

2019年以来,祁连山管护中心在做好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区体制理顺、自然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全面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国家终期评估验收。通过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信息化巡护监测体系、国家公园标识系统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持续推进,综合能力明显增强,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智慧祁连

祁连山管护中心以“看得见、管得住”为目标,以林地“一张图”数据库为基础,从数据、应用、技术、终端等多个角度,持续完善和优化智慧祁连山大数据应用平台,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资源管理、森林草原防火、生态监测、综合业务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保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在资源管理方面,及时更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数据库,建成了智能化巡护监管信息系统,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塔建设规模已达97个,有效监控面积达到60万公顷,基本覆盖了保护区的重点火险区域。

在安防监控方面,对纳入国家公园的135个资源管护站进行了监控专网建设,有8个保护站已对入山道路、沟口、牧道进行了智能卡口管理和视频实时监控,初步实现了区域内局、站、点、重要卡口、道路之间的互联互通、远程定位、远程可视化操控和远程监督监测,提高了资源监管的能力和手段。

在生态监测方面,构建祁连山“三线五级”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体系,为祁连山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购置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4架、旋翼无人机30多架,利用无人机开展辅助巡护作业,有效提升了监管能力。

在综合业务方面,开发建设了机关、保护站、资源管护站三级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机关和各保护站的文件签发、资金计划、考勤管理、出差管理等工作已全部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痕迹化管理,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如今,祁连山下,千里河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祁连山”的共识已经扎根人们的心中,依法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规范管理进入常态化,信息化手段普遍应用,人为活动得到了有效控制,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座蓝天碧水、草木葱茏、鸟语花香、鹿鸣豹跃的壮美祁连山,正如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屹立在我国的西部。

编辑:王万良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甘肃日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