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近期,甘肃省媒体融合技术与传播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团队在Display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汉语到盲文翻译的新方法论文Pre-training model for low-resource Chinese–Braille translation。该论文首次将预训练技术应用于汉语至盲文的翻译任务中,极大地减少了模型对平行语料库的依赖。此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中国盲文数字平台,为我国视障群体提供盲文翻译服务。
汉语到盲文翻译的新方法论文Pre-training model for low-resource Chinese–Braille translation发表在Displays杂志上。
盲文是视障者获取信息、接受教育、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深度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已逐渐应用于汉盲转换任务,取得显著进展,但其翻译结果依然存在盲文分词连写识别精度不高、翻译准确率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甘肃省媒体融合技术与传播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团队反复研究预训练中的语料数据特征,提出了三种新的预训练语料数据结构,该技术的运用显著提高了盲文翻译的准确率。
据悉,甘肃省媒体融合技术与传播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汇聚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兰州大学等单位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优秀人才,致力于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利用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重点开展全媒体信息智能处理与无障碍关键技术研究、全媒体传播态势感知和评价研究、西部地区媒体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内外宣联动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等项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