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动能释放 民乐光伏产业开辟新赛道

戈壁滩上,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厂房车间,一箱箱满载光伏产品的集装箱正等待发车;工业园区内,排列齐整的电池仓成了“阳光银行”,新能源产业在民乐这篇沃土上生根发芽。

初秋时节,走进民乐县南古镇三墩滩广阔戈壁上,千顷光伏发电板接于天际,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甘肃建投首个“投资+建设+运营”、华陇能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个光储一体发电项目——民乐三墩滩10万千瓦光伏项目及配套储能正顺利发电。

华陇能创(民乐)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高庆磊说:“华陇能创(民乐)新能源有限公司民乐三墩滩10万千瓦光伏项目于2022年6月22日开工建设,2023年4月30日并网发电,我们公司选择在民乐三墩滩建设光伏项目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地势平整,光照时间较长,辐射度较高,有很好的太阳能资源。”

据悉,该项目属于甘肃省十四五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指标。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占地2850亩,包含100兆瓦光伏发电站1座、110千伏升压站1座、配套建设110千伏输出线路13公里及相关辅助设施。

“目前本项目已正常投产运行,预计每年发电量达到一亿八千万千瓦时,发电收入约4700万,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二氧化硫约0.028万吨,将为甘肃省发展新能源电力产业,夯实强县域强工业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华陇能创(民乐)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高庆磊说。

加快光伏基地建设是民乐县推进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2023年,民乐县共实施“十四五”第二批新能源及协同产业项目3项,新增装机215.13兆瓦,总投资14.72亿元,至目前全县已落地建成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达595.93兆瓦。

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旺,上游制造端更是一派火热,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效激发了相关投资活动。甘肃大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800兆瓦高效光伏组件的新能源企业,由于订单过旺,目前该公司生产线每天都在开足马力忙生产。

甘肃大民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卫民说:“今年投产主要是新型的用我们PVB封装的双玻光伏组件,生产线也是我们自己改造提升的适应我们封装的设备,我们这条线投产后,我们明年加快第二期的建设,市场非常好,政府的联动支持很大,我们的信心也很足,争取在这个起点上面,在这里我们有更大的作为。”

甘肃大民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是浙江德斯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北地区的核心子公司。公司计划在民乐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及轻工业产业园打造年产1.5GW新型高效PVB双玻光伏组件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5亿元,引进先进的PVB双玻光伏组件生产线4条,分二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投产,一期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组件800兆瓦,形成销售规模10.2亿元。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对全县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将为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把大自然赋予的太阳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光伏电池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在民乐县六坝镇330千伏顺化变电站西南侧,一座规模宏大的储能电站格外显眼,走进电站,一座座白色的电池仓整齐排列,电池仓外围,可以听到清晰的电流声和排气风扇转动的声音。

“这就好比一个个大型的‘充电宝’,它的外围是空调系统,夏天天气热,需要空调降温,冬天则需要空调升温,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以便于电池稳定工作。”民乐县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经理孟帅说。

民乐县共享储能电站占地156亩,总投资23亿元,建设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1座,其中一期工程投资6.6亿元,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单元,一期建设规模为150兆瓦/300兆瓦时,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共享电化学储能电站,已于今年4月28日正式并网运行。

民乐县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经理孟帅说:“单次充电可储存高达30万千瓦时绿色电能,利用储能‘削峰填谷’调整能力,实现错峰收储、释放绿电,推动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可解决新能源弃电量7900多万度,减少系统煤耗约6万多吨,对促进河西地区新能源消纳、降低电网负荷压力、助力甘肃省能源保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抢抓全省打造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机遇,不断优化电网结构,立足产业、输出和消纳相结合,重点建设了民乐三墩滩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新能源产业和现代高载能产业就地消纳基地、新型储能基地、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聚力打造传统能源、光伏产业、多元能源、能源消纳、能源储运、管理服务等“六大体系”;持续培育壮大光伏制造产业链、氢能产业链、绿色高载能本地电力消纳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外送电力通道产业链等“五大产业链”,逐步带动民乐县能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
民乐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