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
是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一年
地区冲突多点爆发
安全风险交错叠加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
热点事件不断涌现
新甘肃带您回顾2023年的国际大事件
↓↓↓
>>人民币对美元重返6.8
2023年初始,人民币汇率就迎来了好消息。1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926,较此前一交易日上调205个基点,再次重返6.8区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渐优化,预计疫情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将减弱,经济社会生活将逐渐回归正轨,市场对于2023年经济增长信心更强。
>>2022年我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2022年我国外贸“成绩单”,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面对重大地震灾害,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当地时间2月8日,中国救援队抵达土耳其南部城市阿达纳市的机场开展国际救援。当地时间22日,土耳其内政部长索伊卢表示,土耳其地震已造成该国43556人死亡。世界银行2月27日发报告称,强震给土耳其造成了约342亿美元的直接损失,恢复和重建工作花费的成本可能为直接损失的两倍。
>>俄乌冲突一周年 推动世界格局深度调整
2023年2月24日,俄乌冲突持续一年,带来国际战略态势深刻演变,俄乌冲突已不单限于两国的战场军事对抗,更延伸至国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博弈,加剧了世界格局演变,进一步推动国际战略力量和格局进行深度调整。
>>历史第一 梅西七度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当地时间2月27日晚,国际足联2022年度最佳荣誉颁奖典礼在法国巴黎举行。阿根廷球员梅西获得年度最佳男子足球运动员奖项。此前,在国际足联公布的2022年度最佳男足运动员候选人名单中,梅西、本泽马、姆巴佩均入选。
>>马斯克重夺世界首富头衔
2月27日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重新夺回世界首富的“宝座”,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其净资产总额为1871亿美元。马斯克的大部分财富都与特斯拉息息相关。此次马斯克重新成为世界首富,也是由于特斯拉股价的上涨。
>>沙特伊朗“北京和解”中沙伊三国发表三方联合声明
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日韩宣布关系“恢复正常” 民众批评漠视历史伤痕
3月1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谈。双方决定让因强征劳工问题等历史问题受损的两国关系“恢复正常”。这次首脑会谈在日韩两国均遭民意反弹,当天不少民众在日本首相官邸前抗议两国无视历史受害者。
>>芬兰正式加入北约
芬兰总统办公室4月3日表示,芬兰将于4月4日正式加入北约。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北约总部外4日将升起芬兰国旗,届时芬兰将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国。作为对芬兰加入北约的回应,俄罗斯将加强其在西部和西北部方向的军事力量。
>>马克龙率“豪华阵容”抵京 释放积极信号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马克龙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月5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北京。这是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后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第二任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多家外媒予以高度关注,称马克龙此行是一次集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访问行程,不仅给法国带来积极影响,也给欧洲国家传递出积极信号。
>>中法欧三方会晤 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
>>增至14.1亿 印度成人口第一大国
根据联合国一系列人口统计研究显示,2023年4月中下旬,印度人口已超过中国的14.1亿,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昆明至万象当日可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演说现场传出爆炸声
当地时间上午11时30分左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和歌山县和歌山市一处渔港视察后,正准备进行演讲时,现场突然传出爆炸声。岸田文雄已从现场撤离。岸田文雄没有受伤。
>>苏丹突发武装冲突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原因是苏丹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苏丹主权委员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与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阿卜杜勒-拉赫曼·布尔汉之间政见不合,两派一直处于激烈对峙中。
2023年6月9日,苏丹冲突双方达成新的24小时临时停火协议,从当地时间10日上午6点起在全国范围内停火24小时。
2023年8月15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表示,苏丹武装冲突爆发至今,已导致至少4000人死亡,其中包括28名人道救援人员和435名儿童。截至当地时间10月11日,苏丹武装冲突已导致约578万人流离失所。
12月15日,快支部队突袭杰济拉州首府迈达尼,并于18日晚攻入城内。苏丹整体安全风险进一步上升,下步走向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首超美元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中国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接近零升至今年3月底创纪录的48%,创十三年来新高。美元同一时期的份额则从83%降至47%。媒体报道称“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过美元,这是中国减少对美元依赖过程中跨过的另一个里程碑。”
>>厄尔尼诺现象或将归来 亚洲面临超高温“烤”验
一场严重的热浪在今年4月席卷了南亚、东南亚、东亚的多个地区,许多国家再次出现创纪录的高温。根据全球多个权威气象统计机构的数据,今年前三个月全球地表温度仅次于2016、2020和2017年(按照热的程度排序)。2023年将很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四个年份之一,这种提早到来的高温压力正在颠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和生计。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
5月18日至19日,第一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5月19日,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并通过了《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并决定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
>>中美商务部长会面 双方同意建立沟通渠道
5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赴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和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专业、建设性的交流。
>>塞尔维亚军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向科索沃方向紧急进发 总统武契奇宣布将辞去执政党主席职务
5月26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签署命令,将塞尔维亚军队的战备状态提升至最高等级,并命令军队向科索沃方向紧急进发。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当日宣布,他定于27日辞去塞尔维亚执政党、议会第一大党塞尔维亚前进党主席职务,并将成立新的政治运动。
>>RCEP全面生效 15国签署 超90%货物贸易零关税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3年6月2日起对菲律宾生效。这标志着RCEP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全球最大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有助于扩大中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贸易投资规模。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北京
6月18日上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中国北京,开启两天访华之行。这是布林肯首次以国务卿的身份访华,这也是自2018年10月以来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
>>时隔12年,中国女篮重返亚洲之巅
当地时间7月2日进行的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篮力克卫冕冠军日本队,时隔12年再次夺冠!
>>2023年法国骚乱事件
6月27日早上,法国警察在巴黎西部郊区南泰尔市的路上执勤时枪杀了一名17岁的少年纳赫尔,警方表示,该名少年未遵守警员的要求。此次事件导致多个城市爆发骚乱。6月30日,法国政府宣布取消大型活动以应对全国骚乱。当地时间7月4日,法国内政部表示,从6月27日骚乱开始以来,全法共有5900辆车被烧毁,1100栋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共记录到270次针对警察局和宪兵队的攻击。此外,法国执法部门共逮捕了3490人。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7月28日至8月8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中国队以178枚奖牌领先,日本队93枚位居第二,韩国以58枚奖牌排在第三;中国队成都大运会金牌数突破100枚,获得103枚——这是中国队参加历届大运会以来,所获金牌数的最高纪录,中国也因此成为大运会历史上第二个在一届大运会上金牌总数破百的国家。
>>中国超希腊成世界第一大船东国
克拉克森研究最新数据显示,按总吨位计算,中国已经正式超过长期“霸榜”的希腊,成为世界最大的船东国。
>>中泰缅老四国警方 合作打击赌诈集团
8月15日至16日,中国公安部、泰国警察总署、缅甸警察总部、老挝公安部在泰国清迈联合举行针对本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各方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向那些仍不收手的赌诈犯罪集团发出严厉警告,向国内外展示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团结合作、严打赌诈的坚定决心。
>>西班牙夺冠 女足世界杯诞生新王
>>日本政府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10月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二轮排海开始。11月2日,开始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三轮排海。
>>摩洛哥遭遇百年最强地震
北京时间2023年9月9日6时10分(当地时间大致是9月8日21时10分),在摩洛哥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1.00度,西经8.55度。
截至当地时间9月13日19时,摩洛哥地震死亡人数已升至2946人,受伤人数升至5674人。当地时间9月9日,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部署皇家武装部队用于地震救援。摩洛哥全国哀悼三天,所有公共建筑均下半旗志哀。
>>杭州第19届亚运会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举行,共诞生482块金牌。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运会上的奖牌总数定格在201金111银71铜,位居金牌榜、奖牌榜第一,金牌数超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199枚,创造历史!
>>西班牙 葡萄牙 摩洛哥获2030年世界杯主办权
当地时间10月4日,国际足联宣布西班牙、葡萄牙和摩洛哥获得2030年世界杯主办权。而本届世界杯的前三场比赛将在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举行,以致敬百年世界杯。
>>新一轮巴以冲突为全球经济前景带来新风险
当地时间10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发大规模冲突,已致双方超400人死亡,超2700人受伤。路透社9日分析,这场冲突给本就因乌克兰危机升级受到冲击的全球稳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打击市场信心,且妨碍全球范围遏制通货膨胀的努力。
12月28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自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2132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5603人受伤。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高峰论坛的举行备受瞩目。高峰论坛成果丰硕,各方共形成458项成果,数量远超第二届。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举行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于2023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举行。中国代表团获得214枚金牌521枚奖牌,实现亚残运会金牌和奖牌的四连冠,创造单届亚残运会金牌数新高,成为首个在单届亚残运会上金牌总数突破200枚的代表团。
>>修复中澳关系 澳总理时隔六年访华
应总理李强的邀请,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于11月4日至7日访问中国。在过去四年,中澳关系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迷。有分析认为,澳大利亚总理此次访华可能表明,澳现任政府正借助政府换届的契机,重新调整上任政府的对华政策,并有意利用与中美两个全球大国的安全和经济关系,缓冲地缘政治竞争对澳大利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共赴东方之约 第六届进博会开幕
黄浦江畔,再赴东方之约。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第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达784.1亿美元,较上届增长6.7%。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8日起在浙江乌镇举行。十年来,我国积极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筑牢网络安全屏障。网络空间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当天下午,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发布了《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综合指数显示,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处于领先地位,位列世界第一、第二。
>>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会晤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两国元首强调在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共同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欢迎两国气候特使近期开展的积极讨论,包括:2020年代国内减排行动,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成功,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
>>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在仁川举行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历经七十余载风雨,英雄终于归国。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
>>中方对法德意等六国试行免签
11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方决定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王毅出席中日韩外长会 推动三国合作重入正轨
当地时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韩国釜山同韩国外长朴振、日本外相上川阳子共同出席第十次中日韩外长会。王毅表示,中日韩合作发展历程表明,三国合作具有深厚基础、强劲需求、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日韩应以更进取姿态,为促进地区和全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方将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同韩方和日方共同努力,推动三国合作重回正轨,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繁荣做出新贡献。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亨利·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半个世纪前,他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基辛格博士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最高7.6级 菲律宾深夜突发多次强震
12月2日22时37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
>>中新30天互免签证 再迎“新马泰”黄金线路
12月7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会上透露,在新中航班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双方将通过30天互免签证安排,加强两国人员往来。
本文策划撰写:蒋蕊 李婷婷
来源:据新甘肃客户端往期《新甘肃天天见》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