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并跑”——我国绵羊基因组育种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萍 王梓懿) 2023年岁末,兰州大学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湖羊高性能基因组育种芯片正式公布。此前,固相芯片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这款名为“兰大·华羊芯”的育种液相芯片不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更实现了我国绵羊基因组育种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的重大突破。

“兰大·华羊芯”液相芯片。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反刍动物研究所教授王维民介绍,“育种芯片”是一种检测工具,只要把羊的血液、羊毛、组织等检测物体放进芯片中,便可自动获取基因序列检测等信息,再结合与芯片配套的遗传评估技术,从而准确预测绵羊育种价值,为选种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北方是我国绵羊的主产区。以甘肃省为例,截至2023年9月,羊存栏量达2775.4万只,肉羊养殖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品种改良与优化繁育在推动产业升级中意义重大。

团队在进行基因检测工作。

生长于南方嘉兴和太湖地区的湖羊具有繁殖力高、生存适应性强等优势,是当前我国舍饲养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绵羊品种。基于此,兰州大学科研团队选择湖羊作为突破口,历时9年,先后完成驯化、大规模性能测定与基因组重测序,鉴定出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尾脂重、肌内脂肪等一系列重要指标,解决了湖羊出太湖后继续保持品种性能优势的难题,实现了“南羊北迁”从点的突破向质的飞跃,为我国北方地区提升羊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了“砝码”。

王维民说,“研发过程中,我们逐步建立了万级规模的羊基因组选择参考群,全球达到这个体量的国家只有3个,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

科技创新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兰州大学科研团队已同国内数十家科研单位和五十余家种业企业联合建立选育扩繁利用体系。目前,累计推广湖羊种羊65万只,扩繁湖羊180万只,将湖羊推广到甘肃、新疆等北方8省区,超过100万农户受益。

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液相芯片的价格仅为国外的一半,且精准度高,适用于中国市场。目前,订单已达6.9万张,预计每年应用10万张以上。

编辑:杨艳霞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