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美好事物和优秀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塑造健全的人格。近年来,兰州交通大学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挖掘美育资源、整合实践力量,通过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和开设相关课程,锻炼大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机制为“锚”,扎稳美育实践的根基。
兰州交通大学坚持学校党委对美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美育实践工作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校团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制定了《兰州交通大学全面加强新时代本科生美育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统筹管理大学生艺术团、文化艺术类学生社团等学生文艺组织,聘请甘肃省歌剧院、甘肃省陇剧院、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校外艺术指导教师18人,汇聚各方美育工作合力。学校在美育实践实施过程中,强化资源配给,在资金、场地、政策等方面加大对美育实践工作的支持力度。学校设立大学生艺术团运行专项经费,并在南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打造专业舞蹈排练厅、乐团排练厅、合唱室等8间场馆,保障学生有场地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学校主动对接社会美育资源,联系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兰州演艺集团等社会文艺单位,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实践进中小学等活动,不断夯实美育实践基础,扎稳开展美育实践的根基。
以课程为“桨”,推动美育实践的传播。
学校深入探索课程改革,加强美育实践课程建设,将美育实践贯穿于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各阶段。校团委于2020年开始起草美育实践课程的实施方案,并从2021级起将《美育实践》课程列入本科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必修课。学校注重第一、第二课堂的配合融通,充分考虑将美育实践课程和艺术类特色专业有机结合,开设了《染缬艺术欣赏与实践》《敦煌浮雕制作》《建筑艺术表现》等选修实践课程,既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开辟出美育实践课程的新阵地。学校通过完善优化第二课堂评价体系,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记录载体,美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成绩的评定有了更好的抓手,拓展美育实践的传播,多途径多角度地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参与到美育实践中来,接受美育教育。
以办活动为“舵”,拓展美育实践的实施。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职能,校团委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着力加大美育实践的融合力度,一方面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开展美育实践专题活动,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开展“永远跟党走”系列文艺活动;以庆祝建校65周年为契机,举办“青春的旋律”交响管乐音乐会和“丹青颂母校 翰墨歌新篇”大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另一方面常态化组织开展中小型校园文艺活动,力争扩大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在真实的文艺活动中接受美育实践教育,如大学生艺术团、学生社团管理部以周为单位,连续举办“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搭建展示舞台,鼓舞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近距离感受文艺、亲身参与美育实践。校团委通过在不断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加强美育实践的融合与实施,助力青年全面发展培养体系。
以塑品牌为“帆”,培育美育实践的亮点。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将美育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校园艺术精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校团委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建设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美育实践平台,先后创排了话剧《詹天佑》、交响管乐《松树河》、舞蹈《星星之火》、器乐演奏《三门峡畅想曲》、合唱《龙的传人》等一批优秀美育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奖项。在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校团委很好地做到了延续经典、继往开来,连续31年举办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连续26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连续19年举办学生社团文化巡礼月,连续15年举办“诗歌之夜”,连续14年举办“文学人生-话剧之夜”,连续7年举办“朗读者-红色故事讲述”比赛等。同时重组大学生艺术团,组建大学生管乐团、天佑大学生合唱团,已经连续2年举办夏季交响管乐音乐会,首次举办新年音乐会,美育实践有了新载体,成立仅3年的大学生管乐团也逐渐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美育实践的新名片。校团委努力在赓续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提档升级,培育出了高端校园文化的品牌新亮点,也建设起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战略新高地。
2023年初,兰州交通大学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1152”发展目标,学校党委要求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落实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帮助和支持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下一步,校团委将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坚持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美育实践等活动同育人成效深度结合,努力在新时代美育实践工作中开辟新航道,扬帆起航,为加快建设区域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贡献最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