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北城:忙做旱船盼新年

在通渭,庄稼人的年是从拚(pan)社火开始的。

拚是通渭方言,事先做大量准备工作的意思。快过年的时候,村里飘满油香和肉香味,乡亲们双手揣在裤兜或者伸进袖筒,踩着咯吱咯吱的雪,见了面总会问上一句:年拚好了没有,今年拚不拚社火?

拚社火首当其冲是做旱船。届时,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先用长80厘米、高70厘米、宽60厘米的木板做成船舱,然后把2条2米长的竹板弯成半圆钉到长方体的船身上,分别做成船的首尾,再把3条竹板弯曲做成船顶,待四根弧形柳梢向上固定到船顶时,船体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打扮旱船了。

北城铺镇张家岔村村民张晓平从8岁时就跟着家人做旱船,他笑称,旱船打扮得越花越好看,以前家里穷,就用纸糊船身,很容易破,现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拿出被面,花布,做出来的旱船既牢固又好看。

通渭县北城铺镇张家岔村村民张晓平说:“做旱船还是有讲究的,根据以前鲁班时候的门尺,套上尺寸来做旱船,首先要把船的方舱做出来,再做船底和船顶,最后就拿红布包裹,挂些穗子和灯笼。”

每到做旱船的时候,村里手艺人就要大显身手了,裁缝、画匠、木匠和染匠各司其职,最受尊敬的要数写字先生了。其他人则打下手,采购、递拿、研墨,配合工匠们干活。

干了一年的农活,庄稼人把压在胸腔一年的才艺热情全都倾泻在这艘旱船上,像打扮出嫁的姑娘一样精心打扮:船身覆上红绸缎面,四角悬吊大红灯笼(以前讲究悬吊绣球),船舱前后固定上美丽的蜡花盆灯。船舱两边贴上:“无水划船歌盛世,凭春起舞载丹心”等歌颂盛世或祈福纳祥的对联。

他们一边做旱船一边商量耍社火的人员分工和注意事项,也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但经过反复讨论,都能圆满解决。寒冬腊月,纷纷扬扬的大雪落在热火朝天拚社火人的身上,落在装扮好的旱船上,也落在远处透着新绿的麦田里。

耍社火时,跑早船是继舞狮子、跑场子、跑马灯、蜡花舞之后的一个项目,每个村庄耍社火顺序不一,形态各异。但跑旱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船姑娘“坐”在船舱内,艄公在船外和船姑娘对舞。张晓平开玩笑说,船姑娘都嫁人了,现在是船老汉上场了。

表演时,船姑娘“坐”在船舱内,艄公“坐”在船的前板上和船姑娘同舞。船姑娘用布带将船系在肩上,双手握住船身两侧的横杆,把持船只进退舞动。当船只冲波劈浪、遇礁搁浅时,在艄公紧张划浆的舞姿和铿锵紧促的锣鼓声配合下,船急剧动荡,看得人也惊心动魄。

当船战胜艰险,邀游在风平浪静的水面时,花船按艄公徐徐划浆的舞姿,悠然荡漾,再伴以轻快的船曲,边唱边舞,直至曲尽船停。

北城铺镇张家岔村村民张作平一直活跃在村里耍社火的地方,他也是船曲的创作者,根据时代、政策、民情等不断变换着船曲,据他估计大约有五六十种曲子。

通渭县北城铺镇张家岔村村民张作平说:“社火主要耍旱船和狮子,我们村的船曲主要是我根据时代的发展、党的政策自演自编。腊月三十,老的拉、小的唱,年轻的在院子里载歌载舞,那欢乐的气氛才算过了个年。”(记者 李苏敏 惠施阳

编辑:张光庭
责任编辑:董少斌
来源
|
通渭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