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西北五省(区)人文相通,地理气候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具有类似的省情区情,同样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西北五省(区)来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难得机遇。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甘肃日报携手新疆日报、陕西日报、青海日报、宁夏日报推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西北五省(区)有何作为”联动报道,畅谈西北五省(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甘肃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斌银
甘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访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韩显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我们将立足国家所需,发挥甘肃所能,积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构建符合甘肃工业发展实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韩显明在接受甘肃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将加快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韩显明表示。
传统优势产业方面,甘肃工信系统将立足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以及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等产业,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升级方向,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拓特色丙烯、芳烃产业链新增长点,研发新型化工材料与专用化学品。推进先进钢材、铁合金、炭素产品升级,提升镍、钴、铜、铝新材料竞争力。发展壮大新能源、电工电气、石化通用、通用航空、高档数控机床、现代农机等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煤制油、煤液化、煤气化、煤制化学品的生产推广。积极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塑造甘肃产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依托甘肃省资源禀赋优势,努力提升现代中医药、生物制药、化学药及制剂等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推进高端装备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新型能源、先进芯片制造和封装、稀土功能、新型显示、新一代生物医用等关键核心材料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壮大锂电和光伏产业、大数据产业。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业新支柱产业集群,构建产业新格局,培育增长新动能,大力提升转型升级能力和水平。
未来产业布局方面,将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积极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广。积极联合国外高端产业配套环节和先进要素,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合作的平台,努力融入全球产业链。立足工业基础,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领域,布局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未来产业集聚区。全方位孵化发展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凹凸棒石、同位素等产业,推动形成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新产业格局。
“我们将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导向,完善产业发展支撑政策,扎实做好要素保障,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开创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贡献力量。”韩显明说。
新疆金风科技达坂城产业基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龙
新疆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如何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记者专访了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
王成说,新质生产力由革命性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来,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王成认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应持续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力度,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围绕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突破行动,加快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入轨运行,发挥新疆资源优势和国家实验室的平台、体制优势,集聚国内顶尖科研力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全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注入新动能。同时,建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化布局一批创新平台,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能力。持续深化“四方合作”“科技援疆”等机制,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拓展行动,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王成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继续用好新疆人才发展基金,围绕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造就更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深入实施科技“银龄人才”计划,吸引区内外优秀科技人员投身新疆科技事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王成认为,新疆有着特殊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应加快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发展先机。去年自治区联系包括近百名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专家,精准把脉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在科技支撑战略找矿行动和超深层油气勘探、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育种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由三位院士领衔的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落地建设,积极培育矿山智能化与绿色低碳发展、航空飞行器、金属复合材料、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快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今年,自治区将以实施科技支撑“八大产业集群”攻关行动为着力点,布局一批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行动和高新区提质增效行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建设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区,指导相关地州市高新区升级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建一批自治区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着力打造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陕汽总装车间,工作人员使用机械臂为即将下线的重卡安装轮胎。陕西日报记者 刘印摄
陕西 用好人才技术资本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立云
陕西日报记者 汪曼莉
八百里秦川风鹏正举,高质量发展足音铿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陕西这样一个科教资源丰富的省份来说,该从哪些方面发力?记者日前采访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刘立云。
刘立云表示,当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是陕西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高新技术创新为牵引和动力源,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按照“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发展要求,促进形成有利于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抓住西安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中心“双中心”建设机遇,强化秦创原示范带动效应,构建以西安综合性科技创新为主引擎、西咸新区和西部科技创新港为总窗口、西安都市圈为主承载,各市区县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使新质生产力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布局建设高端智库组织及新型科研机构,用好人才、资本、技术“三个市场”,更好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
二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多能互补、智慧用能、能效管理等重点方向,推动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重点领域,做强做优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输变电装备等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加快新兴数字产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碳中和等未来产业发展。强化平台牵引,聚焦陕西特色资源,搭建开放基金平台,扩大已有的“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集群规模。
三是以具有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发挥陕西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加强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重点打造体系化、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加快形成高层次人才与高技能产业工人的链式效应。创新人才评价机制,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和项目组织方式,实施更加灵活和包容的人才政策、更加开放的人才专项与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培养形成集聚国内国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团队及创新高地。深化城乡“人才+项目+资本”“院士领衔+团队培植”“企业+职业院校”等协同引才育才模式,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激活高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育与使用正向循环,加快全省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科技创新助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察尔汗盐田)。图片由青海省科技厅提供
青海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访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祥
青海日报记者 陈晨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青海意味着什么?日前,记者采访了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祥。
陈永祥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揭示了当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新发展理念在科技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践。青海作为西部省份,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陈永祥说,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符合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科技支撑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促进新质生产力转化为绿色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契合青海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青海盐湖化工、清洁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高原农牧业、特色生物等产业链条及技术成果积累,为依托新质生产力实现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路径和方法。青海将进一步拓展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畅通各类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流动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建设。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青海要着力做好哪些工作?陈永祥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坚持创新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把新质生产力贯穿到创新型省份建设全过程各环节。
坚持技术攻关为先。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实施高原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工程、产业创新引领工程、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坚持资源配置为要。推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暂行)》落地,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科技援青”,加强与东中部省份的优势互补、与西部省区的场景互动、与沿黄省区的流域互通。
坚持主体培育为重。培育建设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发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平台+项目+人才”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模式,做到“建设一个平台、实施若干项目、产出一批人才”。
坚持体制机制为本。找准新时期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定位和建设方向,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科技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
陈永祥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难得机遇,也面临挑战。唯有直面挑战,才能让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充分释放,推动青海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宁夏银川隆基硅拉晶车间。宁夏日报记者 丁建峰
宁夏 加快创新驱动引领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访宁夏科学院研究员李禄胜
宁夏日报记者 李锦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为宁夏的发展点燃新引擎、注入新动能。”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宁夏科学院研究员李禄胜表示。
在李禄胜看来,宁夏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更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主导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
李禄胜认为,科技创新可以为生产力增添科技内涵,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以宁夏宁东为例,宁东基地自2003年建设以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和西部第一的现代化工园区,是西北第一个产值过千亿元的化工园区,财政总收入较2016年增长了近3倍,占宁夏全区的14.4%,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石化产业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新质生产力,协调统筹、总体规划尤为重要。由于新质生产力涉及诸多领域,新兴技术发展迭代快,因此对新设想要进行前瞻性研究、通盘考虑、超前布局,做到与国家战略布局保持一致。各级政府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者,要高标准、高站位制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长期规划,各科研院所要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要素保障体系。
李禄胜建议,要加强引人引技引企引智,大力培育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和内生动力。宁夏人才不足是短板,必须强化人才导向机制,培育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和科创团队。强化成果应用机制,实现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打造创新平台。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绿色低碳、零碳负碳、数字转型赋能;不断壮大现代化工、做大做强新型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宁夏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新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有特色、有效益、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宁夏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建成银川—石嘴山光伏材料产业集群,宁东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石嘴山—吴忠—宁东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光伏、储能、先进半导体、高性能金属、高性能纤维等优势产业链不断延伸。这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在力和优势竞争力,其衍生出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高,有助于加快推进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为实现宁夏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设计:王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