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大漠边的“馍”法王国

将醒发的面团,揉至合适大小,盖上烧锅盖,埋在烧好的羊粪火中,四面加温,直到烤至黄亮,味香而脆。这就是肃南别具风味的传统面食——烧壳子。

图片

初春时节,在肃南县明花乡小海子村郭花的庭院里,一阵香气扑面而来,原来是她烤的烧壳子出炉了。

图片

图片

记者见到郭花时,她正在忙着揉面,她将揉好的面团,揪成拳头大小的面疙瘩,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了一张厚厚的面饼。抹上清油,撒上香豆面子,滩涂均匀,面饼在她的手中如同一张柔软的纸张,随着她的动作而不停地变换着形状,变成一个个等待烤制的半成品。随后,郭花将一个个面团放入高温烧锅内,加盖、埋入燃烧的羊粪堆内等待烤制。20余分钟的等待后,金黄酥脆,焦黄喷香的烧壳子出炉了。

图片

图片

“我家的烧壳子都是用最传统的方式制作,好多人买上给外地的亲友邮寄,最远发到过上海、湖北等地。”肃南县明花乡小海子村烤饼店经营户郭花告诉记者。   

近年来,肃南县庭院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利用自家的庭院空间,发展各种特色产业,蔬菜种植、家禽养殖、手工艺品制作等多样的经营方式不仅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媒体记者 华尔旦 通讯员 佘郎燕 报道)

来源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