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来会宁共赴一场别样之旅

“地控三边”“县居四塞”“秦陇锁钥”:彰显着会宁这座丝绸之路重镇的战略地位。

“祖厉置县”“会师圣地”“状元之乡”:焕发着会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图片

走进会宁,徜徉美景,体验山水风光之秀美。

走进会宁,穿梭时光,感受历史人文之魅力。

走进会宁,惬意生活,尽享悠然自得之美好。

行至会宁,定有梦与美景;畅游会宁,便是诗和远方。在这个唯美五月,让我们一起来会宁,共赴一场别样之旅吧!

图片

熠熠生辉的石器彩陶、饱经沧桑的牛门石洞,见证了精美绝伦的华夏历史文化演进。巍峨挺拔的壮阔高原、三军会师的伟大壮举,讲述了几千年来荡气回肠的会宁故事。活力蓬勃的绿色产业、多彩盈动的山乡图景,绘就出沃野田畴叠翠鎏金的澎湃欢歌。

图片

图片

历史的风云在这里掠过,华夏文明在这里扎根。在这片氤氲着历史的神奇土地上,红色的基因熔铸进大美河山,盈动出多彩壮阔的时代画卷。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流域面积6439平方千米,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33个社区,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文明悠久,相承的历史文化,源于会宁。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原始人类生息繁衍。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199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评为“中国十佳历史文化名城”。

图片

图片

红色底蕴,光荣的革命传统,聚于会宁。在新中国的历史坐标上,三军大会师奠定了新中国的未来。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被评为“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红色旅游示范城市”。

图片

图片

文脉厚重,金色的教育印记,盛于会宁。厚重的历史遗存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会宁人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自恢复高考以来,向全国输送大学生17万多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500多名、硕士学位的6000多名,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

图片

图片

产业蓬勃,绿水青山的洗礼,植就会宁。会宁梁卯纵横、山川乡间,光照充足,环境无污染,具有农作物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甘肃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农作物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0个“畜牧绿色发展示范县”之一,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肉羊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亚麻籽之乡”。

图片

图片

会宁——是一颗沉淀着古道名城历史底蕴、驻留着三军会师红色印迹、延绵着状元故里深厚文脉、孕育着杂粮之乡绿色生机、沐浴着乡村振兴阳光雨露的“陇原明珠”。她正在以“红色旅游的庄重、金色教育的辉煌、绿色田野的灵秀”,欢迎四海宾朋置业发展、邀约各地游客体验观光!

(文:魏永刚 图:王进禄)

编辑:王登科
责任编辑:董少斌
来源
|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