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破新土,村民采摘忙。时下,正值春季芦笋采摘期,记者走进会宁县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股淡淡的芦笋清香扑鼻而来,一垄垄笔直的芦笋向上延伸、枝繁叶茂,采笋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刨土、割笋,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芦笋营养价值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由于芦笋是多年生蔬菜,一般在栽种下之后,可以采收15年左右,大幅度提高了种植效益。
会宁县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经理王文玲:我们园区种植芦笋面积176亩,我们种植的这个芦笋是1年种植、15年生长,每年采摘两期。春季采摘期是四月初到五月中旬,是根据天气、温度决定的。我们每天采摘1000公斤左右,每天采摘多少,我们销售多少,也不愁销路。我们每天大概需要10人到30人的人工,也是根据采摘量增加或者递减人工,五月中旬以后我们的日光温室开始采摘,是打了一个价格差。
除草、管护、收割……芦笋的种植管理和加工,需要大量人力,这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会宁县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经理王文玲:周边的农民,很多要给孩子做饭,我们就考虑他们的上班时间,合理安排,刚好给孩子能做饭。
据了解,园区多数员工为妇女和老人,他们进入芦笋种植基地务工,就在家门口挣钱,老人孩子也能照顾,挣钱与顾家不再矛盾。
会宁县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员工 杨淑萍:之前也想过在外面打工,挣点零花钱,可是孩子没人照顾,在园区打工离家近,能照顾孩子,给孩子也能做上饭,比较方便。
会宁县津甘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员工 李丁红:3月份的时候就在这里打工了,朋友介绍来的,在这里工作挺好的,工资各方面都挺好的,中午还有时间给孩子做饭。(记者 梁晓燕 席韵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