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丝绸之路题材舞台艺术创意策划人才培训》在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厅举办汇报演出。该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西北师范大学实施。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徐兆寿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讲道,这是本项目的第二场演出,两场演出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原创歌舞、话剧、秦腔等成果展示。学员们以精湛的表演技术、生动的情感表达,为观众呈现了两场精彩的艺术盛宴,广泛展示了艺术基金项目的培训成果。演出内容已通过直播及制作视频在多个平台播出,播放量已达一千多万人次。
在原创歌舞中,学员们将新颖的编舞理念与传统舞蹈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展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舞蹈画卷。《鸠摩罗什》(选段)、《天马舞》《千年相思》《等你在凉州》等歌舞将西凉乐舞、蒙古族舞蹈等互动融合,展现了丝绸之路雄浑壮丽之景象,舞者与自然和谐共舞,歌声给人无尽遐想,凸显了中华民族乐舞一体的别样魅力。
话剧《丝路回响》通过讲述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友谊,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友好的精神风貌。诗剧《维摩诘大士》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示了维摩诘大士与众生的种种因缘,以及他在修行道路上的不懈探索。木偶戏《西域木偶舞轻绫》将民间非遗文化木偶戏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惟妙惟肖、生动活泼地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民俗风情。
诗朗诵环节选取了著名诗人昌耀的《在敦煌名胜地听驼铃寻唐梦》、叶舟的《大唐西域记》、汪小平的《兰州、别样的城市》以及项目主持人徐兆寿的《寻找昆仑》《敦煌之光》等。这些作品都取材自丝绸之路,学员们以诗歌朗诵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丝绸之路的赞美之情,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壮丽景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仿佛令人置身于充满传奇色彩的古道。最后,全体学员与舞蹈演员合唱歌曲《等你在凉州》,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甘肃省文联主席王登渤对这一项目的实施给予高度评价,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承担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命。徐兆寿教授带领着学员在河西走廊进行舞台艺术创意策划也是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艺术质量,探索了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著名昆曲演员、上海越剧院王柔桑表示,重走河西走廊,重返古丝绸之路,使人们在看见真实的大漠、黄河、荒凉、古朴的壮美景观时,内心的震撼之情油然而生,也激发起了大家强烈的创作欲望。
著名青年舞蹈家、北京舞蹈学院王亚彬认为,从视频和后来创作的一系列剧本和创意策划作品来看,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们纷纷以苍茫辽阔的河西走廊大地为舞台,以自我生命体验为出发点去感受丝绸之路、理解丝绸之路、书写丝绸之路、赞颂丝绸之路,并由此进行创作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和反响,使国家艺术基金成果显示出极大的影响力。
著名青年秦腔演员、西安三意社一级演员杨升娟说,这一项目通过集中授课,使学员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通过短视频创作与传播,将西部的地理山川和深厚的丝路文化广泛地融合,并通过视频的方式宣传出去,极大地推动“丝绸之路”题材舞台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著名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表示,西北的地理风貌和古丝绸之路上的动人、壮阔的历史故事以及那么多影响历史的伟大人物,都在这次的创作中得到体现,是这次艺术基金项目的收获之一。
著名编导、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罗丽认为,认为该项目有助于展示了河西走廊与大西北的山川景象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助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中国作协创联部部长李晓东说,在当下这个视听时代,长期以来将文学与影视、舞台艺术紧密结合,带领众多学员进行舞台艺术方面的创新创意,创作出了一大批艺术成果,势必会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也让人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欣赏到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