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拿瓶矿泉水”“老板,雪糕多少钱?”5月21日中午,记者在位于合作市通钦街道的“爱心屋”看到前来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
残疾人店员段建雄在百货小屋里来回穿梭,忙着往货架上摆放商品、给顾客取东西……“店里主要销售日用百货,这几天刚营业,每天的客流量在100人左右。”
米白色墙体的“爱心屋”,在设计上确定了整体形似苹果、双手呈心形、果柄为绿芽的“爱心助残”徽标,体现“就业”主题的门头标识,融入“爱心助残·情满陇原”为内容的爱心标语和全省“爱心屋”简介等可视化爱心元素。“爱心屋”温馨透亮的设计为城市更添一抹色彩。
“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心里很踏实。 ”段建雄告诉记者,相比之前外出务工、流动就业和不稳定的工作,助残“爱心屋”的建成运营,给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有了政府和爱心企业的关怀支持,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文具店1人、服装店1人、蛋糕店1人……羚城公园旁边的“爱心屋”里,3名工作人员正各自忙碌着。“爱心屋”被划分成不同的售卖区,橱窗里摆放着各种口味的甜点,各式服装挂在货架上,笔记本,中性笔等学习用具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醒目位置,以方便顾客选择。糕点专卖区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选购,店内一派忙碌景象。
“店员都是州特殊教育学校待就业的学生,除了店里的3个人,烘焙室和缝纫间还有8个人。”甘南州小英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卢迎平说,下一步公司计划在规范运营的基础上,在“爱心屋”蛋糕店中植入快递送货上门,并借助旅游资源和客流量在羚城公园景区用小推车售卖糕点,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我们的实训基地就在学校里,为学生们免费培训技能,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们心灵手巧,学习技艺很快,学生毕业后就业更有优势。”卢迎平说。
一间“爱心屋”,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大门。在这里,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交流、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年以来,合作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部署要求,以建设“爱心屋”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为载体,精心实施“爱心屋”助残就业项目,有效汇集爱心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和爱心力量,帮助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上岗就业,让“爱心屋”成为展示残疾人自信自强自立的城市风景线,推动“爱心甘肃”建设更有温度和力度。
据悉,2024年4月中旬,合作市开始建设实施“爱心屋”2家,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爱心屋”设置在主要路口、景区公园、商业繁华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地段,统一标识、突出品牌,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糕点、服装、文具、办公用品等,就近就便安置12名残疾人或家属零成本就业。(记者 张小慧 吴闹个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