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但当你老了,炉火旁的家务会变得比以前更累人。当“买菜做饭”成为老年生活的沉重负担,能在家门口不费力地吃上一日三餐,成了许多老人的首位刚需。今年,山丹县积极探索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以市级老年助餐服务试点县为契机,紧盯老年助餐服务需求,统筹利用现有养老服务资源,精心绘制“助餐地图”。采取政府给予运营补助的形式,建成20个老年助餐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
宽敞明亮的空间、美味实惠的饭菜、崭新舒适的桌椅,每到饭点,山丹县仁和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服务点饭菜飘香,吸引不少老年人前来就餐。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情况,这里的饭菜都是现买现炒,讲究营养均衡、软烂易嚼,让老年人体验到了“在家吃饭”的幸福感。
“我们不用买菜做饭了,子女也不用担心我们有没有饭吃、吃得好不好了。饭菜都是我们爱吃的,比在家里做或者外面吃实惠多了。” 正在吃饭的柴文忠说,闲暇时间还可以在这里聊聊天,活动一下身体。
山丹县仁和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史玉佩介绍,老年人在这里就餐,价格比其他社会化机构要便宜3元左右,经济困难老年人每天享受2元助餐补贴。
养老助餐点不仅能给孤寡老人、困难群体、低保户解决吃饭问题,还增设了休息室、棋牌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老年助餐专业化运营,可持续发展。
一人、一碗、一勺、一筷,看似是民生小事,实则增添了城市的温暖底色。在金秋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服务点,刚到十一点,前来就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还顺带“圈粉”了不少年轻居民。
山丹县金秋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服务点负责人赵静说:“县内六十岁以上老人享受低于市场价20%左右的优惠政策,在食谱选择上以少盐少油为主,优先供应大众家常菜,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饮食质量和幸福感。”
民以食为天,吃得好,更要吃得放心。山丹县金秋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服务点厨师邹美琴说:“我们严格按照食物生、熟分区域存放,采用明厨亮灶,全面完善冷藏冷冻设施以及餐饮具消毒设备,配设食品留样专用柜,保证食材溯源,确保老年人健康、安全用餐。”
一碗新鲜热乎饭,呼应着广大老年人的普遍现实需要和热切期盼。山丹县将不断挖掘整合社会资源,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辖区老人幸福感。不久的将来,山丹县老年助餐服务点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让老年人的幸福“食”光更加美好。
“正在建设的老年助餐服务点有10家,全县将有30个助餐点为全县老年人开展助餐服务。同时开展关爱服务,文化娱乐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助餐文化氛围。”山丹县民政局干部马瑜说,每餐在市场价格基础上优惠3到5元,对全县经济困难老年人每天补助2元。(山丹融媒记者 吴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