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养老变“享老” 温暖“夕阳红”

新天水记者 王琴 马仓仓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个老年人的愿望,也是衡量城市文明发展的“度量尺”。今年以来,天水市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扩大老年助餐覆盖面,扎实推进乡镇敬老院建设,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真正将“养老”变成“享老”。

6月7日,记者来到秦州区关子镇敬老院时,老人们或三五成群坐在床头纳鞋垫、拉家常,或聚在一起看电视,或围在桌前打扑克牌,舒适安然的日常让老人们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松弛感。

59岁的甄金全是关子镇上岸峪村五保户,今年初,因病无人照看的他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入住敬老院,对他而言,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一日三餐不用愁了,吃得好、住得好,有人照顾,还为我检查身体,平时和其他老人一起打牌、看电视,感觉很快乐,满足了。”甄金全说。

秦州区关子镇敬老院是一家专门为特困老人提供专业化、人性化、多元化养老生活保障的非营利性机构,现有27间房、54张床位,除基本生活设施外,院内健身、娱乐、康复等配套设备一应俱全。自去年建成以来,目前已入住了33位老人及特困供养人员。

“我们主要是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包括餐饮、娱乐、健康管理、日常陪护、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服务团队建设,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确保老人有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老人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关子镇敬老院院长程晓蓓说。

随后,记者在秦州区天水郡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到,新建的助老食堂干净敞亮,菜单上的食谱荤素搭配、健康营养,这个能容纳70余人的食堂自投入运营后,便成了周边老人就近就餐的好去处。

为了切实提高辖区老人幸福感,服务中心在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医养结合等全方位服务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增设了助老食堂,为周边9个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并对营养餐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让老人就近吃上“暖心饭、安心菜”。而这些,只是秦州区养老助餐建设高效推进的一个缩影。

“2024年,秦州区计划建设3个老年食堂、2个互助幸福院和2个农村助餐点。只要具有秦州区户籍的老年人都可以到老年食堂就餐,并且享受低于市场价8至6折的助餐服务。每个老年食堂至少可满足60名老人同时就餐,并且提供线上送餐服务。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8月份全部完工投入运营。”秦州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主任雷沁茹说,秦州区养老助餐建设重点解决高龄、独居、失能半失能等老人“吃饭难”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食”有所依。

今年以来,天水市围绕落实“十四五”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积极争取资金1440万元,持续推进6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8个村级互助幸福院项目建设,探索推进村社老年助餐服务,持续推进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融合为辅助、智慧养老为助推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市民政局养老和儿童福利科科长张奇正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落实为民办实事任务,强化智慧平台应用,开展居家社区服务,加大农村设施供给,保障贫困老人需求,严格养老服务监管,培育养老护理队伍等工作,加快推进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品质和保障。”

编辑:赵媛媛
责任编辑:董少斌
来源
|
天水市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