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村民脸上笑容洋溢……初夏时节,漫步安定区内官营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生动呈现。
近年来,内官营镇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以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扮颜值” 村庄美起来
走进内官营镇林川村,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生态宜居的画面呈现在眼前,道路两侧树木郁郁葱葱,小鸟驻足枝头,时刻“关注”着来往行人与车辆,宁静的村庄与繁忙的道路相互映衬,勾勒出乡村建设的独特风景。身在其中,“出门见景、人在绿中、村在景中”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左邻右舍把房前屋后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以前堆在路边乱糟糟的柴草清理干净了,整个村清爽多了。村里建了小公园、小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给我们这些老汉茶余饭后增添了新去处。”看着家门口的风景,在林川村住了大半辈子的张全发幸福感满满地描述着。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今年以来,内官营镇以“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围绕“拆、清、绿、治”,通过实施通社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整治、绿化树木栽植、环卫设施配置、残垣断壁清理、垃圾治理、户内“八改”等项目,努力打造环境整洁、住房舒适、生活便利的宜居乡村环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兴产业” 村民富起来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发力特色产业,才能夯实和美乡村“硬实力”。
眼下,正是高原夏菜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定西内官绿色蔬菜现代产业园内,西芹、毛芹、西蓝花、辣椒、茄子等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浇水、施肥、套袋,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产业园负责人张保萍说“今年共种植蔬菜100亩,第一茬蔬菜预计6月中旬开始收获,错峰上市能够抢占先机,卖个好价钱”。
近年来,内官营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立足资源禀赋,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依托主体、主建基地、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的发展思路,紧扣蔬菜、马铃薯、草牧等优势产业,因村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品建设,全镇高原夏菜种植稳定在1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55万吨以上,马铃薯种植稳定在5万亩以上,优质牧草面积达到4.6万亩。产业的发展,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吸纳了周边群众务工,丰富了群众的“钱袋子”。
“润民心”乡风树起来
和美乡村看“颜值”,更要看“内涵”,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
内官营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硬件”和“软件”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提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充分发挥作用,将乡风文明、环境卫生等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制度,积极开展“美丽庭院”“积分兑换”等文明乡风评选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还广泛开展了典型选树活动,大力表彰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和美乡村建设培根铸魂,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