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产业旺,群众生活美。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瞄准蔬菜种植周期短、销售路子宽、收入效益好的特点,积极推行标准化大棚蔬菜种植,让“小蔬菜”成为了富民增收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走进静宁县细巷镇韩川-谭店种养一体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辣椒、芹菜、马铃薯等新鲜蔬菜长势旺盛、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菜农们在大棚里来回穿梭,正忙着开展蔬菜上市前的管护工作。
“我今年承包了115个棚,一共种了50棚土豆,32棚芹菜,33棚辣子,芹菜、土豆长势都很好,再有半个月就上市了。”谭店村蔬菜大棚承包户程转房喜笑颜开地说,他这儿的蔬菜不愁销路,每到上市的时侯,蔬菜批发商都是开车过来直接到地头直接收购,效益相当可观。
近年来,细巷镇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按照“延链补链、扩量提质、区域带动、效益倍增”的发展思路,抢抓政策机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下力气,先后在谭店村高标准打造细巷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和韩川-谭店种养一体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日光温室40座、蔬菜大棚350座、标准化牛棚2座,大力发展种养循环、休闲采摘等高效产业,不断增强了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我们依托蔬菜基地和农业示范园,探索建立农户与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以经营主体负责管理运营,农户负责劳务输出的新型生产关系,全基地可实现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50余个,农户通过季节性、临时性务工,年均收入4500元以上,同时促进村集体收益20万元以上,使特色产业成为了助农增收的重要支撑。”谭店村党支部书记李陇兵说。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一个个温室大棚的出现,不仅保障了城市蔬菜供应,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幸福美好新生活。(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