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海报】张一悟曾珍藏的《新青年》点亮红色火种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

在甘肃这片红色土地上,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留存着众多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红色文物,讲述着当年的峥嵘岁月,留下了百年党史的甘肃印记,凝聚着我们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到来之际,新甘肃客户端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有声海报《历史的回响》,为读者讲述红色文物背后感人至深的热血故事,共同追忆往昔光辉岁月。

今天推出第二期,为您讲述张一悟曾珍藏的《新青年》的故事。

张一悟曾珍藏的《新青年》

张一悟曾珍藏的《新青年》

《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创办,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张一悟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

张一悟(1895—1951),甘肃榆中城关镇北关村人,任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书记。

1918年,张一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在此期间,张一悟认真阅读《新青年》《觉悟》《向导》等进步书刊,从中受到启迪。其中,《新青年》对张一悟的思想影响最大。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初步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张一悟观察社会、认识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理论。现藏于甘肃博物馆的这几册《新青年》,就是张一悟在求学期间所阅读和珍藏的。

张一悟珍藏的《新青年》分别包括出版于1919年12月15日的第六卷第二号和1920年12月1日的第八卷第四号,内有李大钊《战后之妇女问题》《唯物史观在现代历史学上的价值》和陈独秀《再问东方杂志记者》《社会主义讨论》等文章。另有广州平民书社编辑发行的第一期,出版日期为1923年6月15日,刊有《国际歌》《俄罗斯革命之五年》《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统观》《共产主义文化运动》等内容。

张一悟于1951年1月3日在兰州逝世,时年57岁。

朗读:蒋蕊

设计:王春培


编辑:蒋蕊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