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马静:“医”路山海情 共筑健康梦

从海河之滨到黄河之畔,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协作”,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天津市和平区与靖远县打破空间的限制,书写“津靖”情缘新篇章。和平区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通过挂职帮扶、专家义诊、技术培训等措施,为靖远县补齐卫生短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图片

去年6月,从天津市和平区远道而来的医疗帮扶队员马静,来到靖远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到岗护理部后,她积极参与院内日常查房、科室学习、健康讲座等工作,还牵头指导医保DIP,有效提升了靖远县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同时为医疗服务注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动能。

图片

靖远县妇幼保健院院感科负责人 党玉瑞:一转眼马老师已经来我们单位一年了,这一年来每天跟她相处,让我受益良多。马老师工作非常认真,专业素养很高,她是天津市百名护理精锐之一,每个月至少给我们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工作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每次跟她一起做院感指控,她也会及时指出我们的不足,让我们更重视院感工作,杜绝院感事件的发生。

图片

靖远县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 李兴宏:作为受帮扶单位,我非常感谢远在千里的医务人员对我院的帮助,特别是今年来帮扶的马静副院长,在一年工作中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她从医保的DIP付费、护理工作的创新性拓展到基层卫生院的健康科普,都做了很实际、很需要的帮扶,为我院的妇幼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图片

在靖远县妇幼保健院工作期间,让马静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次下乡诊疗。在她看来,帮扶就是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每次下乡不仅要为基层同事传授全新思路和先进技术,同时还帮助当地群众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持续不断的“传帮带”,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为靖远群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图片

天津援靖帮扶医疗队成员 马静:乡镇的患者来县城太远了,开车要一个多小时,如果说真遇到紧急的情况,只能到乡镇卫生院或者是村卫生所。所以我们的乡镇医务人员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他们要熟练掌握各项技能,尤其是紧急的救护技能。每次到乡镇卫生院,有时间我们肯定要学习心肺复苏,如果时间紧也会做一个简短的推广宣传,因为心肺复苏技能不但医生护士要学会,全体职工也要学会,还要科普给百姓,这一救命技能真的是太重要了。

图片

援靖归期将至,谈起援靖这一年,马静拿“时光飞逝”来形容。在这里,她用心用情用力为患者履职尽责,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在这里,她与同事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沉浸在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中。她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信任,也收获了一大批的“粉丝”。在马静看来,在靖远工作期间,她收获到的,远比付出的多。

图片

天津援靖帮扶医疗队成员 马静:今天是我来靖远满一年的日子,这一年让时光飞逝这个词有了具象化,刚来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要离开了,心中很是不舍。靖远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生活当中,我都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尤其我们妇幼保健院的同事们,对我就像家人一样,我们共同生活学习,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理念,主要目的就是为这里的群众提供更好的、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就医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再来到靖远。

图片

山遥水远情相系,肝胆相照手足亲,深情相助的故事仍在继续。天津市和平区与靖远县两地将继续唱好“协作曲”,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优成效,全力以赴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记者 杨晶晶)

来源
|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