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公立全日制财经商贸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甘肃财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甘肃财贸)立足服务全省电商物流、财会金融、数据信息、现代服务等产业的人才需求,致力打造新商科人才培养高地。近年来,甘肃财贸紧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打好师资力量、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三张牌”,已逐步成为西部新商科人才培养高地,谱写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全景
打造精品课程 育人质量再提升
“一个商品或一部剧怎样‘出圈’?一个视频如何登上热搜?你是否想过自己也可以运营一个公众号、抖音号呢?”甘肃财贸经济管理系教师于占勇在《新媒体营销》课程中,用一个个大家喜闻乐见的问题实现课堂深度互动。
“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和电商平台成为当下企业营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该课程就是让学生们熟练掌握新媒体营销策划的方法和技巧、新媒体文案创作方法和技巧、新媒体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方法等内容,培养学生们掌握新媒体运营的互联网思维、新媒体运营的技术工具和新媒体平台运营技巧。”于占勇坦言,新媒体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市场空间,培养学生“有数字营销思维、有电子商务运营特长”,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就业新环境,提高就业率的重要保障。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基础,而优质课程的前提,便是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甘肃财贸重点打造科教融汇研究和“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两个驱动平台,通过“世行项目种子教师培育工程”“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等平台,大批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国内外培训访学,180多位中青年骨干教师成为种子选手,开展课堂教学革命并向校内外辐射引领。
拥有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名师1名,获省级以上师生技能大赛奖励1073人次,近5年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亮眼的成绩,得益于学校始终把提升教师能力作为引领发展和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点。
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973人,三年以上企业经历“双师型”教师占比53.21%,教师硕士以上学位占比50.46%,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1.55%。随着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甘肃财贸已逐步构建起一套借鉴先进教育理念、评价标准并不断优化完善带有自身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
▲电商文化节上同学们进行网络带货
校企深度合作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大家一定记得关注甘肃财贸,我们将经常开启直播推荐货美价廉的好产品。”4月27日,甘肃财贸第三届校园电商文化节上,校内师生通过“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等新媒体电商营销方式,感受电商行业发展的新动态。
当天,“同程旅游”电商服务进校园、西藏奇正青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带货进校园、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Young+运动季校园外展”“特色食品试吃买赠促销活动”等各类线下相结合的活动,让师生们详细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媒体零售的商业模式。
“校园电商文化节的举办,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呈现,使学生体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及商业氛围,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让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以及学校师生体验‘新电商’运营模式及商业氛围,进一步实践完整的电商业务流程,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甘肃财贸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杨松涛说。
近年来,甘肃财贸以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产业和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依据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财会金融、数字经济、商贸物流、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为导向,构建了以智慧财经1个省级专业群为引领,数字化新商贸和人工智能2个校级专业群为助力,其他N个专业为集群支撑的“1+2+N”的专业群建设体系,设置大数据与会计、现代物流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学前教育、工程造价、跨境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高职专业36个。
企业进入校园,课堂置于企业。
甘肃财贸与369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开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6个。建有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134个,校外相对稳定顶岗实习基地125个,校企合作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家,深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书证融通”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案例及项目研究,开展21个专业技能认证。此外,校企双方合作开发教材37本,其中3本获“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成省级精品课15门。
甘肃财贸正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为学生高质量就业“铺路搭桥”。
▲同学们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学习
精技强能 就业率逐年提升
2022年,甘肃财贸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入选甘肃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培育项目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两年来,该基地承担起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平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保障,写下职业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贴着企业的生动实践。
走进基地,一楼设有“一带一路”特色商品展馆、商批中心进口商品体验店、广河乡特色产品馆等八个线下体验店。与平常商城不同的是,这里的管理、营业人员都是学生。
智慧工场二层主打线上运营,由运营基地、直播间、创业空间构成,内设以进出口商品为主的“Young+新零售”体验店、以跨境电商为主的“波斯商城”两家线上商城。在这里,学生还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服装设计、陶艺等创新创业门店正开得风生水起。
“智慧工场以‘政行企校园’五方联动模式,引入17家行业著名企业共同打造‘产学研科教创’六位一体融合融汇的人才培养基地,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865个,年满足学生实习实训8000多人次,服务社会培训3000多人次。”杨松涛说。
有本领就会有舞台。在第七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赛项全国总决赛中,甘肃财贸以决赛前两名的优异成绩代表国家参加2023金砖国家数字技能大赛网络安全赛项,在俄罗斯获得世界大赛铜牌。
就业率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甘肃财贸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秉持“就业育人”的工作思想,落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高职升本录取人数从2019年的71人增长至2023年1600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在全省财经商贸类专业高校毕业生中处于前列。五年来累计签约实习就业合作企业407家,面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2731名。
辛勤耕耘结出硕果。甘肃财贸建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华为全套设备云计算数据中心和10000平方米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构建“1+2+N”专业群建设体系;与369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项目已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建设标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甘肃财贸正紧抓机遇,深化改革,久久为功,全力推动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在建设特色鲜明、西部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道路上奋楫笃行、步履铿锵。(记者 白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