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敦煌,阳光炽热、天空湛蓝,趁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好势头,敦煌市各镇的特色农产品也进入了丰收季。放眼望去,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也为火爆的旅游市场带来了富足的瓜果蔬菜,不但让南来北往的游客朋友们尝到了地道的敦煌特产,也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今天的节目就一起去田间地头走走看看,看看这丰收盛景。
盛夏好时节,蔓绿枝叶繁,走进郭家堡镇前进村的高标准农田地头,放眼望去满目青翠,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西葫芦藤蔓相互缠绕,一朵朵黄白相间的花蕾挂满藤条,一颗颗长势喜人的西葫芦点缀其间,不少农户正借着市场良机就近采摘西葫芦上市销售。记者在附近走访得知,近年来郭家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产业,根据敦煌旅游旺季市场供需,引进了果菜新品种实现了丰产增效,让全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切实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郭家堡镇前进村副主任裴晓红说:“今年是我们前进村高标准农田实施种植的第一年,我们种了1000多亩的西葫芦。在葫芦授粉时期,我们采用的是蜜蜂授粉,大大提高了坐果率,现在西葫芦长势喜人。通过利用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水费支出,我们打算在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让西葫芦成为帮助农户致富的‘金葫芦’。”
除此之外,郭家堡镇的西甜瓜早于西葫芦进入了成熟期,也更早迎来大丰收,呈现出产销两旺势头。在村民周恒的西瓜田里,绿油油的西瓜藤铺满一地,圆溜溜的西瓜在藤蔓中若隐若现。郭家堡镇梁家堡村村民周恒和家人穿梭在自家的瓜田里,正忙着采摘、搬运、装车。看着一车车西瓜运出田里,周恒打心底里高兴。
郭家堡镇梁家堡村农户周恒说:“我今年种了15亩瓜,这两天陆续成熟上市,边摘边卖,预计亩产7000多斤,主要是批发,1斤能卖3毛钱,主要发往嘉峪关、酒泉、兰州等地,今年的瓜比往年汁水更多,瓤更甜。”
郭家堡镇干部茹露说:“我们全镇今年种了890多亩西甜瓜,正值西甜瓜丰收季,农户们除了在龙德盛市场零售,还批发销往外地。他们通过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加上市、镇农业技术指导,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我们镇的瓜因口感佳、质量高,受到市场广泛认可,成为助农增收的‘致富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甜蜜’动力。”
肃州镇也添丰收景象,3700余亩小麦进入丰收季节。走在肃州镇肃州庙村的田间小路上,耀眼的金黄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铺展在大地上,轰鸣的收割机穿梭其间,与农户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大伙儿全力以赴收割晾晒小麦,让田里的粮食颗粒归仓,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丰收交响乐”。
肃州镇肃州庙村党总支副书记许金刚说:“今年我们村播种小麦是800多亩,小麦品种是‘8511’,根据农户的种植和今年夏收情况来看,小麦长势还是比较好的,收成也是相当不错。”
进入7月,远销全国“水果之王”李广杏也成熟上市。在龙德盛农产品交易市场,商户门前的李广杏堆成了金黄的小山,弥漫的杏香扑鼻而来。各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包装这些香甜的杏子,其间不断还有顾客和游人前来购买寄递李广杏。
内蒙古游客徐海英说:“李广杏名不虚传,我尝了一下之后更是感觉这个杏子和当地的敦煌人是一样的,满满的甜意,满满的热情。我给我们家乡的朋友客户邮寄了将近40多件,今天是39件,明天计划再邮6件,大约45件。”
如今,敦煌李广杏这种时令性强、保质期短的鲜货,依托四通八达的现代物流通道铺开了迅速运达全国的销售网络,线上下单和线下排单的火爆景象,让各家快递公司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前来支援李广杏销售,最大限度确保李广杏销售季的运输时效。
京东快递张掖迎宾营业部负责人李慧成说:“自李广杏售卖以来,我们的订单从1500单已经突破到3000单左右,由于单量的猛增,我们的人员出现了一个短缺情况,目前从金昌、张掖、武威、白银那边抽调了将近100个快递小哥来支援敦煌李广杏销售发运。”
顺丰速运兰州分公司敦煌分部工作人员陈立新说:“没有发李广杏之前,我们(销售点)总体订单量是300多单,开始发李广杏后暴增到1000多单。因为其中龙德盛这一个揽收点在顶峰时期1天就可以发运300多件,还有其他客户到网点自寄的,或者到其他揽收点揽收的,这一部分数据加起来,网点的收入和件量都到一个很高的状态。”
近年来,敦煌市依托李广杏、葡萄、紫胭桃、鸣山枣、哈密瓜、早酥梨等特色瓜果产业优势,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名优农产品培育作为乡村振兴、富农增收的主要抓手,不断持续扩大现有瓜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还积极引进了诸如吊瓜、火龙果、钙果等特色水果产业,借助文旅资源,探索出了“瓜果品鉴+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新生态融合发展模式,真正把风景变成了产业,把文化转化成了生产力,让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出了新的增长点!(刘洋 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