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青苗计划 情暖积石”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集中安置点开展西北师范大学2024年“公益未来”关爱积石山县儿童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2016年以来,青苗计划连续第9年开展以“关爱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到达康吊村集中安置点后,实践团与村委会、负责安置点“儿童之家”日常运行的社工机构和志愿者进行工作对接,了解安置点社区环境和儿童之家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实践活动方案。
在集中安置点儿童之家,实践团队师生带领当地少年儿童开展“破冰游戏”,在欢声笑语中,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建立了良好关系,拉开了实践活动的序幕。
“小朋友,当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办?”在自我效能感课堂上,孩子们分享了自己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以及解决困难的办法。自我认知力课堂上,队员引导同学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现自己的盲点和潜力,增强对自身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提升。同时,实践团根据儿童需求设置了其他实践课程,包括安全教育、手工制作、诗词诵读、人文地理、音乐、美术、趣味运动会等内容,帮助当地儿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对灾后社会环境的适应力,发展自身抗逆力,提升个人情感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听话的好孩子,长大后努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四年级的何生博小朋友通过认识我与我的家乡,在心中埋下了当兵的愿望。
“老师,我也要去西北师范大学上学,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猜,那里一定很棒,我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和他们一起快乐地成长。”三年级的马学琴小朋友在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我很高兴你们来这里陪伴我们,我喜欢听你们讲不同的故事,带我们做各种手工,让我的假期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四年级的马雨晴小朋友在陪伴中收获了快乐。
爱育润土培新苗,情伴积石护童心。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深入推进“社会工作+社会实践”育人机制融合,不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在特殊群体关爱、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切实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服务积石山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打造“爱心师大”品牌建设贡献力量。(西北师范大学 侯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