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近日,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利用森林资源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日常巡检过程中,首次发现马麝的身影。
据悉,当日工作人员在视频监控系统巡检中,发现一只鹿类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灌丛中觅食,随即进行了追踪监拍。经专家比对视频和图片资料,认定这只“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视频中,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马麝正吃得自在,但却不失机警,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警惕环望四周。
马麝首次现身甘肃太子山保护区。
马麝是麝科、麝属的动物,麝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雌、雄均无角。多晨昏活动,善于奔跑,迅速敏捷,常沿固定线路活动;食性广泛,生性多疑,喜独栖。现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物种。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海拔在2200—4636米之间,分布着针阔叶林、灌丛、高山草甸等植被类型,繁衍生息多达245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4种。
近年来,保护区利用视频监控、红外相机、无人机、智能巡护终端等多种设施设备,监测记录到多达3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这次监测拍摄到马麝的影像资料为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家族”增添了新成员,展现了太子山保护区及甘肃生态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