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记者 王琴 马仓仓 实习生 杨丹妮
“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秦安县素有“蜜桃之乡”的美誉,秦安蜜桃因其形美色艳、肉细汁多、质优味佳而享誉全国,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近年来,秦安县在因地制宜发展“甜蜜产业”的同时,全面布局延伸“甜蜜链条”,多措并举壮大“甜蜜经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之路。
桃木摆件精致大气,桃木如意惟妙惟肖,桃木宝剑神形兼备……走进秦安县刘坪镇周湾村桃木工艺品加工车间内,便被各类琳琅满目、工艺精湛的桃木制品所吸引,周湾村桃木工艺品制造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桃雕工艺师王志伟正目不转睛地打磨着手里的桃雕,满案摆放的半成品便是他近日加班加点精心赶制的成果。
“我们收购果农的桃树枝干后,需要经过选材、防腐、烘干、设计、加工、打磨、抛光、上色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将桃木转化为一件精美的桃雕。目前生产的桃木摆件系列有十几种,主要销往天水周边及兰州、宝鸡等地。”王志伟告诉记者,桃枝桃木以前都被村民堆在院里或门口,用来当烧火柴,现在做成桃木工艺品,既能变废为宝,又可以让果农增收。合作社正在加快注册桃雕工艺品商标,推动桃雕产品电商化,不断提升刘坪镇桃雕工艺品的知名度。
近年来,刘坪镇积极延伸蜜桃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刘坪桃制”雕刻品牌,力求能够把漫山遍野的“烧火棍”变成全链条的“金疙瘩”,从而推动秦安桃产业走好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自2022年开始,先后启用了桃雕展销中心、桃木加工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开发了五种文创产品,包括以天桃芳为代表的桃花酒、桃花茶、桃花酿系列桃创产品;以桃木剑、八卦镜为代表的桃雕系列工艺品;以桃花扇、桃花伞、抱枕为代表的中国风系列文创产品。这些能带走的“桃文化”,成为秦安蜜桃的“移动招牌”,走向五湖四海。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为秦安县精心打造的“中国美丽田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国字号品牌,文旅深度融合的刘坪镇万亩桃园也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诗和远方”。
“今年桃花会开园仪式当日,我们接待游客量达6.2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1.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1.2%,可以说是游客陡增,达到了历年之最。随着桃产业的不断发展及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新风尚和新业态,刘坪镇正以桃为媒、以游带农、以旅促商,不断盘活林果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休闲农业型乡村旅游发展新品牌,目前已经形成集农业、生态、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研学等为一体的多产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平台,全力开启蜜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刘坪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克敏介绍说。
与此同时,秦安县积极探索电商发展新路径,让秦安蜜桃触网而出。截至8月2日,秦安蜜桃线上销售总量已达388841箱,3892658斤,收益达2336万元,蜜桃产业已成为秦安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而在描绘乡村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的这张蓝图上,秦安从容运笔,不断提高桃产业链每个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网络化、电商化水平,使蜜桃产业实现从传统模式的种好桃、卖好桃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文旅农康融合发展新态势已然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