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民乐县紫皮大蒜采收时节。连日来,蒜农们抢抓好天气,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大蒜收获,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丰收忙碌的景象。
走进洪水镇叶官村,田间地头到处都是采收大蒜的场景,工人们熟练地挖蒜、抖土,一把把带着泥土气息的紫皮大蒜被整齐摆放在一旁。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洪水镇产出的大蒜颗粒饱满、味道醇香、蒜瓣均匀、且耐储藏,深受消费者和广大收购商喜爱。
洪水镇叶官村种植户张存明说:“今年(大蒜)的行情好,1斤能卖个2.5元左右,亩产大概有4000多斤,这样一亩地下来能卖1万多元,成本减掉的话,一亩地能收入3000—4000元钱。”
洪水镇叶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峰说:“我们村总的种植面积是6000多亩,大蒜今年种植了800亩左右,今年(大蒜)价格相当好,提高了大家种植的信心,明年会扩大种植面积,今年留的种子蒜都比往年更多。”
在距离叶官村不远的大蒜收购点,工人围坐在大蒜堆前,忙着剪蒜、辫蒜,他们手法娴熟,将一颗颗饱满的大蒜编成整齐的辫子状,既便于储存又利于运输。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大蒜辫,展现出诱人的色泽与饱满的形态,吸引着过往游客与各地客商的目光。
大蒜收购商杨彩霞说:“我们在大蒜成熟时就先去地里看好,看好再用大车拉到(大蒜)市场里,再进行加工,编成蒜辫子,编好再码成垛,外面的客户来看上哪一垛,(我们)就给报哪一垛的价格,有时候销量好的话也能出4000-5000辫,今年蒜的价格比往年好。”
近年来,民乐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适宜种植紫皮大蒜的区域开展集中连片种植,着力做大做响“紫皮大蒜”产业,大蒜种植持续升温,市场销售顺畅,既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又走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