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白银平川:让绿色成为最美的底色

从沟壑纵横、满目疮痍,一遇暴雨便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到如今的满眼苍翠,白银市平川区黄河沿岸生态屏障建设绿化工程(陡城片区)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绿色蜕变。

而这其中的不易,平川区水泉镇陡城林草管护站负责人田贵强深有体会。现在的他,骄傲于这满眼的苍翠,也希望继续守护好这片绿色。

作为平川区黄河沿岸生态屏障建设绿化工程的一部分,平川区水泉镇陡城村的造林区域总规划面积1.8万亩,2021年该项目筹备之初,田贵强告别务工返乡,加入了这个植绿护绿的队伍。2022年3月份,田贵强投入了陡城片区的植树工作。如今,这里所种植的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该片区已经全面完成了造林任务,进入了管护期。

平川区水泉镇陡城林草管护站现有三个班组,每个班组有10人,每个人基本都需要管护500亩左右的区域,每天早上七点至下午七点,班组成员都会进山巡检。“现在这个时节山林管护的重点就是控水控肥、修枝除草,为冬季防火消除隐患。”田贵强边检查苗木生长情况边说,几年的巡检让他脑中有了“云地图”,可以精确地找到苗木栽植的地方,巡检工作午休和吃饭都在山里,虽然辛苦,但是他乐在其中。田贵强说:“我之前干过司机,也当过电工,后来咱们这个项目启动,我就回来工作了,也算是在家门口享受上生态保护的红利了。”

昔日“务工人”变成“新林人”。几年时间,荒山变成了青山,田贵强也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成了造林、育林、护林的土专家。他说:“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棵树都用心养护,也希望能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让祖国的大地变得更美,让绿色成为最美的底色,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田贵强们植绿、兴绿的努力,印刻在葱茏树木的年轮上,展现在不断延伸的经济效益里,更跃动在村民蒸蒸日上的生活中。

据了解,平川区黄河沿岸生态屏障建设绿化工程(陡城片区)提高了平川区森林覆盖率0.5个百分点,每年可以减少水土流失20000余吨,解决当地务工人员30多名,更带动了周边村落的美丽乡村建设。

这些年,平川区林草局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发展生态旅游、国家储备林等多元化产业,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截至2023年底,平川区已完成造林25.1万亩,良好的生态环境厚植绿色底色,带来了无限活力和经济效益。(记者 展嘉楠 许倩 关键)

来源
|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