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马少祥:“羊专家”与“新农人”的双向奔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更是滋养农民美好生活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广河县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业,涌现出了一大批牛羊养殖的田秀才、土专家,为打造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添砖加瓦。如今在广通河畔,一排排标准化的圈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羊是广河县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有效激活了和美乡村的满池春水。

马少祥是广河县买家巷镇曹家坡村人,说起他,大家都会为这位自主创办家庭农场并带动养殖户一起发家致富的乡土人才竖起大拇指。

买家巷镇曹家坡村养殖户 马玉华:马少祥是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别人对他养羊的方式非常赞同,所以他把养羊的好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们曹家坡村养羊的人,带动大家搞养殖产业,让大家都能挣到钱。

从小就爱闯敢干的马少祥,初中毕业后先后到新疆、武汉从事餐饮业,但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20多年在外打拼的日子里,心中最想做的事业依然是搞养殖。2019年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成立了广河县少祥农牧专业合作社,用短短五年时间就把一个最初投资不足10万元的小养殖场,经营发展成为每年稳定存栏基础母羊500余只的规模养殖家庭农场。

一大早,马少祥就开始给圈舍里的多胎羊羔调配奶粉,小羊们围在他身边,焦急等待着投喂,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

在办场初期,马少祥遇到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吃过“哑巴亏”。为了掌握养殖技术,他凭借灵活的头脑、坚定的意志,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类培训,主动走出去学习养殖技术、开阔眼界。如今说起养殖,他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少祥养羊经”。

广河县少祥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马少祥:这几年养羊确实不容易,刚开始我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后来我们县上的畜牧部门给我对接了省畜牧厅的技术人员,来我们家住了一个星期,给我手把手教会了羊的人工授精、防疫、饲料的配方等。

知识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爱学习、善钻研的他,2023年、2024年被聘为全县科学养殖乡土人才、全县牛羊全产业链乡土人才,也成为了广河县远近闻名的“羊专家”。

广河县少祥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马少祥:我这几年养羊获得了不少荣誉,这些荣誉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动力。现在我有个小小的梦想,就像广河的羊羔肉一样,希望我的养殖技术可以走出广河、走出甘肃,走向全国。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我要一直学习,学习不止。

“要先喂好母羊,为小羊羔提供充足的奶水;要加强防寒保暖,不能让小羊羔受冻;还要加强饲养管理,训练早吃草,促进羊快速生长发育……”这是马少祥经常在羊棚里给前来学习的养殖户讲解的母羊繁育基础知识,很多人在他的带动下,通过养羊发家致富。

广河县少祥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马少祥:现在每户家庭养上100只繁殖母羊,一年下来也能赚个五六万块钱。这样的话,孩子上学有人照顾,老人也有人照顾。每当我看到养殖户脸上的笑容时,发自内心感谢县委、县政府在牛羊全产业链上的好政策,现在我们的广河羊羔肉走向了全国,作为养殖户,我相信以后我们的收益会更大。

伴随着百余只羊清亮的叫声,马少祥的徒弟马仲福开始了他忙碌的一天。以前马仲福搞育肥牛养殖,一年前通过观看马少祥直播说羊,开始从一名粉丝转为徒弟,在师傅马少祥亲力亲为指导母羊繁育技术下,从刚开始十几只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只,同时在县上牛羊政策的扶持下,新修了标准化的生态羊床圈舍。干净整齐的圈舍内,望着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羊,马仲福的脸上始终露着幸福的笑容。

曹家坡村养殖户 马仲福:通过马少祥指导,按照他的思路和方法开始养羊,现在羊养得非常好。再一个就是养羊的配种,羊的同期发情等技术我们也学会了,后面我们会再接再厉,好好地搞养殖。

在马少祥看来,一个人富不算真正的富,大家共同致富才是真富。几年间,他把自己积累的养殖经验,还有学到的先进科学养殖技术都手把手传授给身边的每一位爱搞养殖的群众,对每一位到养殖场参观学习的养殖户都细心指导、热情接待,吸纳了县内学徒25名,县外学徒11名,并通过电话指导和现场教学的方式,向每一位学徒指导母羊繁育技术,实现了乡土人才孵化带动作用。

作为农家子弟,马少祥对农村怀有深厚的感情,挂在墙上的甘肃省政府专利一等奖、临夏州高级乡土人才、广河县第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土专家”等一张张荣誉证书,是对他这几年科学养殖的最好证明。他内心始终坚信,相较于前辈,他们这一代新农人必须用新技术、新理念来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走上科学养殖的道路,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赋能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助力广河县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广河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