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下功夫 让服务有温度​——我省各地各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十个多一点”行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为进一步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管理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今年7月,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在全省部署开展“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满意度。

两个多月来,全省各地各级医疗机构从细节入手,不断改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诊疗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就医难题。

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办理就诊手续。

省人民医院开展“接力赛爱心陪诊”服务,已对300多名60岁以上单独就医或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服务。推广互联网在线复诊,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面对面”的诊疗服务。在公众号推出“长辈版”模式,增大字体字号,增设朗读和语音输入功能,方便老年人就医。同时,提供电话预约挂号服务,并推行优先挂号制度,对现役及退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7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妇、残疾人、“陇原人才服务卡”持卡人实行优先挂号就诊。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病区内“一站式”出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及陪同等服务。创新门诊服务模式,在门诊增加共享轮椅、候诊区增加候诊椅、导诊台放置便民箱、增加饮水设施等,为患者营造更加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围绕服务患者、健康教育、团队协作等内容,对医护人员进行多轮次培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拉近医患间距离。

白银市各级医疗机构以改善就医体验为出发点,为门诊患者提供所需的纸笔、老花镜、雨伞、轮椅、就诊推车等便民物品,并提供化验单邮寄、陪诊陪检、生活照料、心理支持等便民服务。推出“便民门诊、慢性病门诊、假日门诊”等一系列方便群众就医的措施,满足上班、上学、慢性病、日常用药等人群的就诊需求。开展“床旁结算”服务,为患者带来便利。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渠道向公众科普健康知识,并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庆阳市各级医疗机构建设“患者服务保障中心”,提供门诊患者所需便民物品。“院长热线”24小时开通,实施每月一次“院领导接待开放日”。临床科室建成“患者之家”,兼具健康宣教、术前谈话、休闲放松等多种功能。同时,医院每天派出专家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打造“社区便民门诊”。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打破学科壁垒,打造多学科联动“一站式”生命救治平台,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编辑:石静瑜
责任编辑:赵博民、刘英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