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正值花牛苹果丰收的时节,走遍武山县各处果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为果农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走进洛门镇汪沟村,武山县焦山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内人头攒动,显得格外忙碌,合作社理事长焦育明正带领着上百人采收苹果,分拣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级装箱。焦育明介绍,该园区继承发扬武山“东梁渠”奋斗精神,培育出“东梁渠”牌优质苹果,咬一口,清甜多汁,口感爽脆。
多年来,该基地大力推行果园提质增效工作,园子换了新面貌,今年依托项目支持,架设了200亩防雹网,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苹果600余亩,吸纳群众就近务工200余名。看着今年满枝的苹果,焦育明激动地说:“今年园子的收成较去年有大幅提升,预计亩产能达到5000斤,花牛苹果收购价在4元左右,亩产值接近2万元”。
近年来,武山县紧紧围绕全市打造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的总体部署,以推动果品产业升级、提高果农收入为目标,全县苹果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品质不断提高,产量、产值快速增长,培育出洛门牟坪、桦林赵坪2000余亩苹果矮密园、6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共培育发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个、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品7个、注册苹果商标7个,其中2个商标进入“甘味”农产品名录,有力推动了果业结构转型升级、迭代更新,形成了“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果品产业发展新局面。
武山县注重更新果园管理理念,开展以“果业+文旅”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出了嘴头高山大樱桃采摘基地、洛门塔麻樱桃休闲采摘园、四门三衙百果生产基地等一批特色林果产业基地,在丰富广大群众果盘子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休闲采摘、观光体验的好去处。
去年开始,武山县按照果园安全生产需求,大力开展老旧果园改造提升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工作,到2024年底将完成老旧果园改造3050余亩,建成防灾减灾设施2670亩,全县果品产业正走向现代化、科技化、多元化。
下一步,武山县将坚持以提质增效为抓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推动老旧、低产果园改造提升,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响品牌、做活销售,推进全县果品产业迭代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张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