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康乐:“和美乡村”展新颜 示范创建显成效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康乐县五户乡下窑村在发挥好省级文明村的优势上做文章,以传承保护乡土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为载体,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康乐县五户乡下窑村,田园与民房、道路等相映成景,构成一幅和谐秀美的乡村田园画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五户乡下窑村在推进和美乡村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在乡村产业振兴上发力,夯实群众“物质富裕”的坚实基础。坚持以产业为要,让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聚焦中药材种殖、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

下窑村群众张海莲依托村上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通过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切实收获了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让她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我今年当归种了5.7亩,柴胡种了6亩多,这几年我通过种植中药材收入非常好,政府的药材奖补政策我们也享受上着呢,我还想是明年再育上点羌活苗,把这个药材的种植面积再加大一些,把我们的收入再提高一些。”康乐县五户乡下窑村群众张海莲说。

在基层治理方面,让群众当家作主上发力,紧紧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于和美乡村建设中来,把乡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特别是关系一家一户的民生、治理、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交由农民群众去探索实践,让他们在乡村建设的舞台上当主演、唱主角,推动实现乡村大事一起议、乡村小事商量办。

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宜居的生活环境、和谐的文明乡风,让村民们感受到身处新时代和美乡村满满的幸福感。

“下窑村原来道路泥泞不堪,沙化非常严重,现在道路平坦得很,墙也刷白了,瓦也换着红堂堂的,硬化路也到了家门口,门上都有小花园,乱堆乱放的现象也没有了,非常整洁,新修建了水冲式厕所,实现了水冲式厕所的梦想。”下窑村群众康红星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康乐县五户乡下窑村已修建道路排水渠及盖板2353米,挡土墙1357米,恢复破除路面硬化2800平方米,房前屋后硬化1850平方米,墙体亮化16000平方米,屋顶换瓦96户,正在修建小花园3个,埋设污水管网3600米,修建污水检查井114个,改造提升卫生厕所已修建完成47户。

“我们下窑村和美乡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乡村,根据县上各种奖补政策,因地制宜,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牛羊养殖,打造我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我村产业更加兴旺。此外,我们通过151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让村庄内外颜值更新,让村民幸福感倍增。”下窑村副主任陆鸿鹏说。 

小村庄折射出的大变化,得益于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如今的下窑村,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近年来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改变,也让广大群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稳稳当当的幸福感。(记者 王德祥 杜建龙

来源
|
康乐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