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作为甘肃省、甘南州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结合高校“大思政课”教育积极开展“走出去”的宣教活动,将红色文化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10月22日,舟曲泥石流纪念馆赴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以《做爱党爱国的新时代大学生》为题,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宣教活动。
在学校多功能教室,纪念馆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系240余名研究生讲述14年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涌现出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英雄事迹,通过一幅幅救灾现场的照片和一幕幕惊险万分的救援视频以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系统阐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各级各界力量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理解伟大抢险救援精神,增强了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将舟曲泥石流纪念馆的红色资源引入高校,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和认识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新的力量;另一方面,活动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今后,纪念馆将持续立足自身职能,发挥资源优势,探索更多的“请进来”和“走出去”教学模式,以馆校共建为契机,活化利用双方资源,探索创建课堂和社会教学有机融合的模式,推动“大思政课”教育不断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