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庄浪:化“碍”为“爱” 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

冬日时节,天气寒冷,但庄浪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里却温暖如春。康复室、休息室、娱乐区、餐厅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残疾人照料对象们围坐在一起,打牌交谈,画画下棋,有的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学习手工制作、进行康复训练。这和谐温馨的一幕化作融融暖意,温暖了寒冬。

“这个办得好,活动项目多,打牌的,打麻将的,下棋的,还有出去晒太阳,上面还有个活动场,在楼顶。不心急,现在都熟悉了,一天不来还想来。”照料对象孙某说。

庄浪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托养了40名年龄在16-60周岁的残疾人,中心集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康复训练、文体活动和辅助性就业劳动等功能为一体,为残疾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辅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等服务,实现“白天入托接受照顾、晚上回家融入家庭”的生活模式,增强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

“我们日常是每天早上八点左右3辆车接送过来,早上有一个康复锻炼,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健康和身体的需求做一些基本的康复训练,比如按摩椅、跑步机。接下来,咱们这边有专业的护士会给他们测量一下血糖、血压各方面的体征。这边一周是五天时间,基本上是每顿饭不重样。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下午根据他们的爱好,可以打麻将、打牌,玩一下手工制作,绘画的、下棋的、跳棋的。我们每个月还会根据老人的生日,比如有几个老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我们会给老人一起过生日。”庄浪县仁和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王蕊蕊说。

对于残疾人家庭来说,无障碍改造不仅仅是物理环境的改变,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庄浪县韩店镇的杨某因车祸瘫痪长期卧床,日常照料仅靠妻子一人,长此以往,负担十分沉重。得知这一情况后,庄浪县残联上门给他安装了辅助坡道和自动移位器等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改造方便了杨某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了自身的生活幸福感,也增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包容度。

“残联给我安装了这个移位器,我一个人也能把丈夫放到床上,电动的。一按,上下都可以,我一个人也轻松了很多。还有,台阶上下不去,现在大门口台阶、这个房间台阶上都安装了坡道,我都能推出去。”庄浪县韩店镇王崖村村民陈明娟说。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近年来,庄浪县以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扶残助残惠残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增强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积极争取上级康复救助项目资金,为48名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50件,转介33名脑瘫、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到定点机构康复训练,为789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落实80名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100名重度残疾人上门居家照护服务、80名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为5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有效地解决了残疾人家庭照护难问题,切切实实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关心。”庄浪县残联副理事长张红永说。(看庄浪·庄浪融媒记者 杨璇 赵彦林)

来源
|
庄浪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