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融媒声音】田仲番:香菇种植“田秀才” 科技助农显担当

他长期扎根香菇产业发展一线,凭借对香菇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不仅提升了当地香菇全产业发展水平,同时有效带动了全镇特色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被当地群众称为香菇种植“田秀才”。他就是由陇西县科技局选派到陇西县权家湾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科技特派员田仲番。

寒冬时节,走进权家湾镇焦家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香菇大棚内,一架架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香菇圆润饱满,长势喜人。科技特派员田仲番正在给工人们讲解着香菇出菇管理注意事项。

科技特派员田仲番:香菇水一注上它就开始长了,温度不能太高,要控制在18度到25度之间,把这个温湿度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温湿度掌握不好,它就不出菇……

2016年,权家湾镇在焦家湾村打造了香菇种植基地,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香菇种植技术,也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香菇产业发展不瘟不火,作为驻村干部的田仲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利用两年时间潜心钻研,逐渐掌握了香菇种植管理各项技术。2018年,在政策扶持下,焦家湾村在香菇基地建成了菌棒生产线、烘干车间,香菇全产业链逐步形成,田仲番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田秀才”。2019年,他被陇西县科技局选派到香菇种植基地,担任起了科技特派员。

陇西县权家湾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主任 董小龙:田仲番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勇于探索钻研,平时注重园区科学管理,他为了掌握香菇的种植新技术,经常赴各地参观学习,熟练地掌握了香菇的种植技术,通过不断优化香菇种植的流程,提高了香菇的种植产量、品质,推动产业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田仲番与青岛农业大学成功对接,引进了一批山东新品种菌种,建立了“青岛市科技局惠民项目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栽培示范基地”,并成功探索出了一套体系完备的“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能出菇的香菇种植管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香菇产量和品质,基地所产香菇也因品质口感好而畅销全国各地。2019年以来,焦家湾村食用菌产业基地累计生产菌棒260万棒,向外出售菌棒40万棒,菌棒收入184万元,基地100座食用菌种植大棚累计产菇3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以上。

科技特派员 田仲番:香菇销售近至陇西县范围内超市,远至天水、兰州及福建等地,带动当地群众60余人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收入411万元,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社会效益明显。

近年来,在香菇全产业链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田仲番还会同焦家湾村两委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争取各方项目资金,将香菇种植基地打造成了集休闲农业采摘、香菇菌棒制作、种植、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特派员 田仲番:下一步,我将继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做优做强香菇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技术力量。

记者:莫红霞 殷雁梅(实习生)

来源
|
陇西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