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书写精彩人生


坐在轮椅上只是换种方式行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 婕 田 蹊

在人生的旅途中,意外总是突如其来。27年前,一场横祸让25岁的刘韦评高位截瘫,但他并未因此屈服于命运。

刘韦评(左)和员工谈心交流。

残障人士在基地里安心就业,舒心生活。

27年间,刘韦评以惊人的毅力和决心,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创业之路。如今,在张掖市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培训就业基地,他和一群轮椅上的小伙伴们共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宽松的工作环境。

基地让残障人士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走进就业基地,电话铃声不断,大家在电脑前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满足。刘韦评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的“新家”,一个集网络就业、托养照护、技能培训、身心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提供送餐服务。

刘韦评(左四)和大家伙一起吃午饭。

“2017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计划落户张掖市甘州区。2018年就业基地正式揭牌。在政府的持续关心和支持下,2022年我们搬进了现在的‘新家’。”刘韦评说。

齐晓膺(左)学习“义齿3D建模”知识。

这里,让残障人士实现了在轮椅上就业的梦想。

齐晓膺相信,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18岁的齐晓膺是这里的成员之一,她每天操控着轮椅穿梭于宿舍和办公区之间,忙碌而充实。互联网客服员的工作,对她来说不仅是一份收入,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追求。

齐晓膺小时候因病导致下肢瘫痪,两年前在朋友介绍下,她从武威市凉州区来到基地。从最初对家的思念,到如今自食其力和一群互相激励的朋友,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韦评的爱人张老师(右)对待大家像亲人一样。

“刘老师负责的就业基地让我们有了温暖的家,还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标。”齐晓膺坚定地说。和她一样,基地的其他残障伙伴也在这里找到了希望,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实现了稳定就业。

基地员工熟悉工作流程。

员工在基地里进行康复训练。

洁净、舒适的男生宿舍。

目前,该基地已有80多位肢体残疾人在此安心就业,月工资平均达到3000元,其中19位残障员工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毕业证,7人在附近小区购置了新房,9位员工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实现了从“靠人”向“靠己”的转变。

齐心协力开创美好未来。

“就业基地已争取到‘邮件回复客服’‘义齿3D建模’项目,并计划向电商平台发展,组织大家学习视频剪辑,让残疾人也能跟上数字化浪潮,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刘韦评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聂鑫
责任编辑:赵博民、耿宁
来源
|
新甘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