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干练的刘春燕是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职业工装企业,常年订单需求量旺盛。从最初一名“小裁缝”到现在的总经理,从“单打独斗”到现在有100多名员工的加工企业,从一人富到众人富……今天,让我们走进这间“家门口”的服装厂,听听刘春燕织梦的故事。
时间回到2006年,25岁的刘春燕和丈夫结婚不久便一同来到南京做劳保用品生意贴补家用。偶然一次,刘春燕发现有个体裁缝自己加工工装出售,这让学过裁缝手艺的刘春燕动起了心思,与丈夫一起做起了职业工装生意。
2017年,经过多方考虑,刘春燕选择回到山丹,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万事开头难,为了节省资金,起初只是在城郊租用了一户人家的彩钢房,购置十余台生产设备,自己走街、串乡及动员亲戚朋友打广告,作宣传,招聘工人。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规模稳步扩大,如今她还创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海兰达服饰。由于生产出的服装品质优秀,款式和设计新颖,颇受市场欢迎,如今一年四季订单不断,远销全国各地。
刘春燕告诉记者,她们在2017年之前所有的销售和生产都在南京,后来经过考察,看家乡这边的留守妇女也特别多,就想着回家乡创业。一方面方便她们用人,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更多的留守妇女提供一份时间自由的工作,既能照顾到家庭又能挣到满意的收入。最开始厂房在长城新村,用的是彩钢房,人员就只有七八个。到现在,员工有100多名,厂房3000多平方。年产值大概在1000多万,除了与县上各大企业、学校签有长期订单,还通过各类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
小车间,大民生。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不仅“缝”出了一条致富路,“爱心企业”的名号更是响当当。公司先后被认定为乡村就业工厂和乡村就业帮扶车间,共吸纳残疾人和留守妇女100余人就业。正在埋头缝制衣服的薛霞现在已经是公司的“元老”。薛霞因多年前导致手部残疾,不能干重活,自从海兰达成立以后,就到这边工作。她回忆到,之前在外面打工,手受伤以后一直在家待着。这个厂子开了以后我就一直在这里干,离家近,能照顾家里,也能照顾上孩子,工资也可以,干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如今每月有稳定的收入,还能陪伴孩子成长,这些变化都让她感觉欣喜而踏实。
作为总经理的刘春燕尽管要忙于管理公司销售、运营,每天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穿梭在生产车间,耐心地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并时不时地给这些工人一些鼓励。刘春燕不仅为留守妇女及残疾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还灵活规定工作时间,方便照顾上学的孩子,大家都对刘春燕赞不绝口。
生产车间厂长陈玉梅告诉记者,她从17年开始就一直跟着刘春燕。她一直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照顾,请假的时候都可以调整时间,让大家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完,逢年过节还有礼品,在她的带领下,员工们也是越干越好,生活也是越过越好。
“哒哒哒……”阵阵缝纫机声传到耳边,刘春燕将在这间“梦工厂”中继续织出更加绚丽多姿的梦想与希望。
下一步,刘春燕打算继续扩大规模,成立帽子厂、绣花厂,争取让更多的残疾人和留守妇女来到这里就业,让她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份收入,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山丹融媒记者 聂英)